【人物專訪】(1)勿以自由之名危害國家安全 袁彌昌:反對派如不認輸失生存空間

原定去年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因疫情而延期,最近又傳出中央要大改選舉制度,以符合愛國者治港原則。去年曾報名參選立法會港島區直選的學者袁彌昌,今年表示未必會再參選,他正與一班志同道合、同是中間派的學者,籌組新的研究組織,希望以學術角度,為香港謀求出路,並希望向政府提供一些建議,改善政府的執政能力。

文:潘翠華 圖:黃冠華

袁彌昌的身份其實是一位政治學者,去年本來代表「希望聯盟」出選立法會選舉,競逐香港島區直選議席,但選舉卻因疫情而延期。「希望聯盟」是由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創立的中間派參政組織,目的是要將中間派送進立法會,達到「35-」的目標,令無論建制派抑或反對派,都不能壟斷議會主導權。

袁彌昌感歎當時的參選經驗不是很好,因為香港正完全陷入民粹的浪潮之中:「 無論藍或黃,都有組織性地將所有非我族類,特別將中間派比較中立的聲音排除。當時真的有種無力感。」

袁彌昌不再選立法會,他透露將會以學者身份為香港尋找出路。
袁彌昌不再選立法會,他透露將會以學者身份為香港尋找出路。

《國安法》幫忙急煞車 非剝削自由

自反修例風波發生之後,袁彌昌形容香港完全陷入了民粹主義時期,有如一輛沒有掣動器(Brake)的汽車在公路上不停踩油橫衝直撞,險象橫生。《港區國安法》的出現,正好充當這個掣動器,緊急煞停了這輛失控的汽車。

反對派常批評《港區國安法》剝削港人自由,袁彌昌並不認同。他說,自己都曾寫過很多評論批評中央,但並未有觸及國安範疇:「你先想想,如果去到國安範疇的批評或言行,本身是否適合或容許?香港應否有這些自由?你不可能經常用自由之名,以『一國兩制』之名,就以為甚麼都可以做,甚至中央這麼重要的持份者,你都當佢無到。自由本身並無Cover(包含)這些事。」

袁彌昌指出,香港一直在國安問題上有短板,這是大家都承認的,而歷屆特首卻沒有決心就《基本法》23條立法。沒有23條立法,不等如大家可以放任危及國家安全的言行。

夥張炳良呂大樂 為香港尋找出路

一條《港區國安法》讓香港迅速止暴制亂,但香港未來應如何走下去?這正是袁彌昌給自己的任務。

「不是光說些很振奮人心的話就可以,現在是時候需要一班有學術根基的人,出來好好地想一下,究竟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麽做。」

袁彌昌透露現正與一班學者攜手合作,包括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前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張炳良;以及已解散的學者組織「新力量網絡」主席呂大樂等人,一起為香港謀劃出路:「我們都覺得新力量網絡解散了很可惜,想重新凝聚這班學者的力量去做點事。」但新組織的運作模式仍在商討中。

張炳良
張炳良
呂大樂
呂大樂

行政效能不彰 冀助政府改善執政力

政府抗疫未如理想,袁彌昌認為是政府執政能力不足。(中通社)
政府抗疫未如理想,袁彌昌認為是政府執政能力不足。(中通社)

他們的其中一個重點目標,是要向政府提供意見,改善政府執政能力。

「不是政府叻唔叻的問題,是可以工作的Capacity(效能)不夠,從抗疫工作就可以見到。你可以鬧她(政府)做得不好,但更重要是要有班人去想想,如何增強政府的執政能力,讓她做得到件事。」

袁彌昌舉例:「政府雖然有10多萬公務員,但做跨部門的工作就不行。譬如失業援助金,就算現在建制派都鬧得好緊要,相信這不單止跟錢有關係,是政府未必有能力去建立這個機制。之前一直是『大市場、小政府』,很多人覺得積極不干預是不能觸碰的,政府一定不可以管這麼多,但去到今時今日,政府執政能力毋疑要提高,要用一套新的辦法,整個思路都要改變。要縮短這個時間,就要在學術、理論上去幫她。」

不會Make Hard Decision 藍黃一樣

反修例風波令香港進入民粹化。
反修例風波令香港進入民粹化。

作為一個學者,又是中間派,袁彌昌喜歡有話直說、講真話,當處於黃藍兩邊的夾縫中時,令他感到相當迷失。

「原來藍跟黃都不用Make Hard Decision(做困難的決定),藍的當然可能是中央、中聯辦或政府說甚麼你就撐;至於黃的,當初我以為要思考很多,原來不是,總之那邊的人喜歡聽甚麼,他就說甚麼。」

袁彌昌形容中間派通常都是學者和專家,較為理性、溫和、務實,並珍惜「一國兩制」。

「我們不喜歡意識形態,不喜歡講身份,要提出一些實質建議,給自己或市民滿意答案,對自己有期許有要求。」即是說,不可能像黃藍兩邊,只要叫幾句口號,說些好聽的話,就已獲得掌聲:「他們令我覺得,原來政治是相對地如此兒戲……我心目中香港的政治,不應該是這樣。」

中間派被兩面夾住打 無「牆」可騎

去年參選立法會港島區直
選,惟選舉延期。(FB圖片)
去年參選立法會港島區直 選,惟選舉延期。(FB圖片)

袁彌昌認為,當初「一國兩制」的設計,是想以「中間派」做基石,因為他們本身最穩定,亦最重視社會繁榮穩定。問到現時香港政局動盪,中間派是否仍有市場?他說:「市場無可避免是在萎縮,萎縮的原因,是這麼多年來,政治化、兩極化、民粹化,令支持者很失望,生存空間越來越細。」

有些人認為「中間派」等同「騎牆派」,袁彌昌苦笑說:「中間派這個Label(標籤)令我們好尷尬!我們已經被兩面夾住來打,無可能騎兩面!」尤其在政治掛帥下,明明有真相放在面前,但人們仍選擇無視它,怕講出來會影響到群眾的支持。袁彌昌認為,只有中間派有空間可以講真心話、良心話,現時社會就是缺乏是其是、非其非的人:「如果講事實出來就叫做『騎牆』,我無話可說。」

袁彌昌解釋,「中間派」其實在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地方都有,沒有地方全部人都是極端:「就算美國這樣兩極化,都有些州可以選一個叫『Libertarian』(自由意志派),雖然只得百分之幾。

香港中間派群眾基礎應更加扎實,畢竟香港有很多專業和中產人士,只是之前政治迫他們歸邊,其實可能很多人都不想歸邊,他們最接受不到民粹和兩極化。」

反對派完敗離場 不失為一種解脫

袁彌昌認為,反對派若不面對現實承認失敗,政治生涯將玩完。(中通社)
袁彌昌認為,反對派若不面對現實承認失敗,政治生涯將玩完。(中通社)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反對派或畏罪潛逃、或被拘捕,先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違犯《港區國安法》中「勾結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被捕。日前47名反對派,因組織及參與去年立法會35+1初選,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中「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遭起訴。袁彌昌說,反對派走到今時今日這個局面,必須承認失敗,否則已沒有生存空間。

「沒有東西是沒後果的,既然現在你輸了,失敗了,就應該面對現實。如果你不肯認輸的話,中央一定容納不了你的聲音,你又如何幫助建設香港,令香港繼續走下去?」他認為,香港回歸後的二十多年,對民主的追求和政治模式需要改變,反對派的離場,不失為一種解脫。

建制派青黃不接 容海恩出選有望

近日中央吹風,即將改革立法會選舉制度,保障愛國者治港。今年立法會選舉,若如期在9月進行,袁彌昌表明自己未必會選,但太太容海恩就傾向出選,但選舉制度修改後的安排如何,一日未定,都未有定論。

在現時反對派缺席的情況下,袁彌昌認為容海恩再戰議會的機會大很多。對太太參選袁彌昌非常支持:「讓她再發揮下,始終她(今屆)是第一次當選,頭一兩年都在摸索,現在終於上了軌道,近來都發揮自如。」

容海恩身為大律師,袁彌昌認為她有自己的專長和定位,加上建制派很缺人,很多人到了退休年齡卻又遲遲不退休,以致青黃不接,未來可能會出現斷層式空缺,因此不擔心太太的政治前景。至於容海恩未來會否以新民黨身份出選?將會出選哪個界別?袁彌昌認為要等選舉安排落實了之後再部署。

為免急就章 寧願立會選舉再延一年

修改選舉制度是一項大工程,袁彌昌寧願中央將立法會選舉再延期一年,也不要急就章。「若你因為要確保到某個選舉結果,而改變整個選舉制度,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我不想立法會選舉改很多,選委會又改很多,特首選舉又改很多,但原來都是『三不像』,或者幾頭不到岸,不Coherent(連貫),那就算了。我寧願你想清想楚,當然各方面都有諮詢,會更好。」

52317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