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復興的兩個指標 中國百年 香港視野系列(六) 文:悠然

根據中共十九大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共提出「兩個一百年」的政策目標:中共剛慶祝成立100年是第一個100年,也代表了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10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2049年),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在兩個一百年間,也分了兩步走,各約15年完成:2021-2035年為第一階段,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2049年為第二階段,中國將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我們先看這第一階段,何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仍沒有清楚明確定義,但有兩個指標可作考察:

一)經濟上是否世界第一?
二)政治上是否全國統一?

2014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在《名利場》(Vanity Fair)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的世紀》(Chinese Century)的文章,說根據世界銀行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當年的GDP應為13.5萬億,再按照從2011到2014各國GDP增幅估計,2014年底,用PPP算出的中國GDP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他寫道:「當人們書寫2014年的歷史時,一個很少被人關注但很重要的事實是:2014年是美國能夠宣稱自己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最後一年。中國以第一的姿勢進入了2015年,看起來還將保持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不是永遠的話。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回到了那個在人類歷史上長期佔有的位置。」

事實上,斯蒂格利茨比較GDP方法的是PPP,即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例如去理一個髮,在美國是50美元,在中國的50元人民幣,兩者就幣值就可以等同,爭論極多,現在通行的是用國際匯率計算,中國2020年的GDP約是美國的73%,2020年名義GDP跌5%,則中國以美元計算GDP相當於美國的73%,2021年應該能追到79%-80%。如果人民幣能升值,最樂觀的估計是中美在2025的GDP會非常接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也是未來5-10年(2025-2030),中國經濟總量可能超越美國,將徹底終結從1890年以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霸主地位,完全意義上改變世界經濟格局。

這種改變會帶來甚麼影響,現在仍說不清,但當美國成了GDP第二,那現在可為所欲為的美元霸權、貨幣定價全球商品,還有長臂管轄權等等,到時便成荒謬無比的夢話。

至於第二指標,我們可從最近中共建黨百年活動上,習近平主席稱:「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時,台下掌聲雷動,喝采不斷,便可得知民心所向,今天的中國在軍事上已有絕對的把握在收回台灣之餘,阻止美日的插手,所謂的第一島鏈早已是海軍、空軍、火箭軍飽和射程範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就是一個可以名正言順出兵的時機。

我們可以2019的香港黑暴為參照,那時各方反華反共力量忘我全情投入,結果2020《香港國安法》一來,抱頭四竄,兵敗山倒。

現在民進黨的少壯派越鬧越歡,美日又借故搧風點火,中國統一大戲,快將上演。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七十後傳媒人,港大經濟系畢業生,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