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到此一遊」的交流團 文:鄧家豪

7小時車程的一天交流團

DSE必修科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公民科)旨在培養學生認識香港、國家及世界發展,成為愛國愛港,心繫國家,放眼世界的良好公民。課程規定學生三年內必須到內地考察至少一次,「腳踏實地」認識國家發展。疫情後通關,交流團重新成行,教育界自當檢討其成效,持續改善。

8月27日,特首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第二場諮詢會,聽取市民意見,教育局長蔡若蓮博士亦隨行。期間一位學生表示曾參加一天廣州交流團,12小時的行程有7小時在旅遊巴,希望交流團的行程可以更豐富,教育局長蔡若蓮博士聞言後表情錯愕。以廣州作為考察地的「一天交流團」令我們必須反思要求學生參加「交流團」的本意,若安排失當,空有其形,隨時適得其反。

交流團的本意

透過參加交流團,學生可拋開書本,透過親身感受和身體力行,認識國家發展,細味不同城市人文風貌,體驗更立體深刻,也更有趣。而「交流團」顧名思義,以「交流」為本,亦即以「人」為本。

走在城市大街,親臨不同展館或設施,甚至品嚐當地美食,都是交流團這種學習方式的獨特魅力。然而,要數透過交流團學習的好處,就必須把有機會與當地人互動接觸放在首位。與當地人交流互動,比翻書和看視頻更生動,也有更多情感交流。如何促進學生在交流團多與人互動,乃至與當地學生締結友誼,都影響交流團的學習效益。

朋輩效應

兩地學生一同學習,課後來一場電子競技,「微信」多了一個朋友,也就是多了一份情誼,一個學習對象。朋輩效應是令學生持續了解國家發展的重要助力,透過與朋輩的持續交流,了解當地的最新發展;同時也可透過朋輩的視角,觀察各地的發展和文化,「朋友圈」的一道貼文或轉發文章正是香港學生了解內地的「活」教材。因此,籌劃交流團時應考慮如何擴闊學生的「朋友圈」,例如、安排更多與當地學生的交流活動和遊戲時間,令學生有更容易與當地學生建立友誼。

除了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安排參觀相關企業、科研或文化機構,也應多給予學生時間體驗當地的獨特生活文化。因爲「沉浸式」體驗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開始喜歡邁步走進我國不同城市,在交流團結束後,依然能善用餘暇,繼續學習。

不只「到此一遊」

交流團的目的是令學生親身經歷,感受國家發展和社會氛圍,並透過與當地人交流,更加認識和了解國家。然而,如果交流團只是「到此一遊」,而沒有充足的交流活動,學生收穫少之餘甚至令其認為交流團「浪費時間」,這將令學生甚至家長越來越抗拒交流團這本來十分珍貴的學習機會。筆者期望各界用心開發內容豐富,又能促進學生交朋結友的交流團,令學生得以有效結合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