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助力香港精神健康:機遇與挑戰 文:劉建誠

最近在立法會的質詢環節上,有議員提及發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是指由機器或系統展現出的智能行為,例如學習、推理、規劃、決策等。AI的發展和應用已經涉及到各個領域,包括醫療、教育、商業、交通等,為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和效率。在本文中,我將探討AI對發展香港精神健康的好處,以及對香港政府相關政策的改善幫助。

立法會議員會議.(網上圖片)
立法會議員會議.(網上圖片)

香港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際都會,但也面臨著不少的社會和心理壓力,例如經濟波動、疫情影響、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房屋問題等。這些壓力可能導致香港市民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抑鬱、失眠、壓力過大、自殺傾向等。根據「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2020」,受訪市民去年的精神健康指數為歷年最低,反映出港人過往一年的精神健康受到頗大衝擊。因此,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精神健康問題,提升市民的心理素質和幸福感,是香港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

AI可以在多個方面對發展香港精神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AI可以幫助精神健康專業人員進行更準確和快速的診斷和評估。通過分析患者的語言、語調、表情、姿勢等非言語信號,以及患者的社交媒體內容、生理數據等數據,AI可以識別出患者的情緒狀態、精神病風險、暴力傾向、自殺意念等,並提供相應的建議和干預。這樣可以節省專業人員的時間和精力,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也可以減少人為的偏誤和錯誤。

其次,AI可以提供更便捷和貼心的精神健康服務和支援。通過手機應用程式、網絡平台、智能機器人等形式,AI可以與患者或有需要的人士進行交流和互動,提供心理治療、情緒管理、壓力緩解、自我幫助等功能。這樣可以彌補傳統精神健康服務的不足,例如資源不足、等候時間長、地點不便、費用昂貴、隱私問題等,也可以滿足不同人士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提高他們的服務滿意度和治療效果。

第三,AI可以促進精神健康的教育和宣傳,提高市民的精神健康意識和素養。通過運用AI的數據分析、視覺化、個性化等技術,可以製作更有吸引力和針對性的精神健康教材和活動,例如遊戲、動畫、故事、測驗等,並通過網絡、社交媒體、電子屏幕等渠道,將之推廣到不同的群體和場合,例如學校、社區、工作場所等。這樣可以增加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和關注,消除對精神病的偏見和歧視,鼓勵有需要的人士及早求助,建立一個關懷和包容的社會氛圍。

AI對發展香港精神健康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也需要香港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以確保AI的發展和應用是安全、合法、道德和有效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政策建議:

– 加強AI的研發和創新,支持本地的AI企業和學術機構,與內地和國際的AI機構合作,推動AI在精神健康領域的應用和突破。

– 建立AI的質量和標準,制定AI的評估和監測機制,確保AI的準確性、可靠性、透明度、可解釋性、可追溯性等,防止AI的濫用和損害。

– 保護AI的數據和隱私,制定AI的數據管理和保密規範,確保AI的數據的合法性、合理性、正當性、最少化等,防止AI的數據的洩露和濫用。

– 提升AI的人才和素養,培訓和吸引更多的AI的專業人才,加強AI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市民對AI的認識和接受度,促進AI的社會共融。

我認為,AI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和前景的技術,對發展香港精神健康有著重要的課題。AI可以在診斷和評估、服務和支援、教育和宣傳等方面對香港精神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但也需要香港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以確保AI的發展和應用是安全、合法、道德和有效的。香港政府應該加強AI的研發和創新、建立AI的質量和標準、保護AI的數據和隱私、提升AI的人才和素養,以促進AI與精神健康的協同發展,為香港市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文:劉建誠

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
「中國夢智庫」精神健康事務總監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