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公園的「香港老大街」說起 文:寒柏

即使海洋公園還「健在」,但已逐漸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港人大概在90年代末已開始遺忘這個「樂園」,內地人則大約在2010年後,亦較少入內觀光。

早在回歸之初,海洋公園的業績已在走入下坡。當年,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先生,才會提出了興建「迪士尼公園」的計劃。有趣的是,港府為了吸引美方投資,作出諸多讓步及優惠,但樂園建成之初,儘管終於迎來內地開放訪港「自由行」的配額,但早年的業績仍是未如理想。稍後的幾年,海洋公園居然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反勝」迪士尼,到底是何原故呢?

後來,大家才發現,原來當時海洋公園的宣傳推廣更「接地氣」,多與本地及內地的旅行社合作,推出很多套票優惠,在性價比上反而勝過迪士尼。

但好景不常,迪士尼在宣傳推廣的策略上很快便調節過來。稍後的幾年,本港經濟重拾升軌,本地亦迎來新一輪的「小嬰兒潮」。迪士尼在搶佔內地客之餘,還專攻本地父母的市場,當大眾剛認知海洋公園的業績亮麗之時,迪士尼已開始反敗為勝。

其後,大家對海洋公園的印象又回復到回歸前90年代中後期的情況,認為這樂園毫無新意。但若我們細心查看相關資料,我們卻發現海洋公園絕非「不思進取」,反而,樂園在這20多年來亦作出不少改革、翻新及擴建。只是無論樂園怎樣變革,亦似乎再也無法吸引到大眾的目光。

其中,我們不妨以海洋公園裡的「香港老大街」為例。這條仿古街道於2012年起正式開幕,兩旁有販賣香港小食的商店,還有50至70年代的大牌檔擺設。街裡有不知名的食店,亦有某香港「老字號」品牌,還有地方掛了一排「雀籠」,滿滿的「香港情懷」。

當初海洋公園的管理層及負責部門,是如何想出這個構思呢?大概如意算盤是,以「香港特色」作為賣點吸引內地旅客,亦可以順道以「懷舊香港」的概念,吸引一下本地客人的眼球。

這種思維其實類近於當年的「集古村」。只是當年是把內地的「名山大川」縮小並放進海洋公園裡,現在則是把50至70年代的香港舊街道複印出來,供人參觀。

此外,街道上的店餔還可以租給商戶,商販真的在賣魚蛋、燒賣、龍鬚糖及雪糕等小食,整條街又可以找廣告戶作「冠名贊助」;這賺了觀眾門票錢之餘,又多了好幾個「舖位」收租,算是「雙贏」了。

但大家不妨想想,當年海洋公園的「集古村」最終也捱不住,即使是後來深圳的「世界之窗」也不再是遊客勝地,香港還要再弄一條「港式集古村」?這「香港老情懷」,除了40歲以上的港人有些許記憶之外,內地及海外遊客會有共鳴嗎?

此外,其實這些50至70年代的街道模樣,其實香港還有不少,魚蛋及燒賣等小食更是隨處可見。無論是港人、內地及海外旅客,既然已身在香港,為何不直接去觀看實景?還會在意一條海洋公園裡的「港式集古村」?

即使是澳門近年的渡假項目,仍是「新瓶舊酒」的大玩「世界之窗」之玩意,但如「巴黎人」及「倫敦人」等等,都是大型美式渡假酒店、購物商場及賭場,再加上差不多是1比1至1比2的「仿名勝」作為賣點。嚴格來說,澳門的「巴黎鐵塔」及「倫敦大笨鐘」像真度要極高,周遭環境要比歐洲更新及更豪華,設計更「人性化」,才能成功吸引到早已去過歐洲的內地旅客。

反之,「香港老大街」的設計簡陃,「懷舊建築物」卻沒有任何明顯的「舊化」,部份佈景還用上簡單的「貼紙」及「油畫」,街道上亦有某些一看便知是道具的擺設,像真度還頗不及「電視城」裡的「古裝街」及「民初街」。

多年來,海洋公園推廣「香港老大街」,曾找來一些工作人員假扮「李小龍」、「女殺手」、「探長」及「雙妹嘜」等角色,「一家團圓」地成為一齣《難兄難弟》;近日,又忽然掛上「霓紅燈管」,大玩「懷舊80年代」,似乎在向「大富豪」及「廟街」致敬。

海洋公園的「香港老大街」之情況,亦反映了整個香港的現狀。當樂園裡大搞「港式集古村」、企圖販賣「香港情懷」之際,港府近年亦推出了「香港夜繽紛」及「日夜都繽紛」等玩意,大家的想法可謂「不謀而合」。

無論是海洋公園或整個香港如今所面對的問題,其實於上世紀90年代末早已出現。只是當年適逢內地經濟起飛及進一步資本化,我們才在「什麼也沒有做」的情況下幸運地「續命」了20多年。

但一個經濟大周期過後,本港又要重新面對當年的「老問題」。多年前,我們沒有把握好時機,「數碼港」沒有發展起來,「旅遊業」亦沒有任何改進,最終產業集中於地產的程度,相較97年更甚;貧富懸殊的問題還比當年更誇張。

或許會有人認為,我們大搞「港式集古村」及「香港夜繽紛」,總勝過什麼也不幹。但想深一層,在中美角力的新格局下,香港逐漸「失焦」,有如一般人溺水遇險之際,反而要保持鎮定。在溺水期間亂抓亂舞,往往浪費氣力,藥石亂投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會加劇病情,最終得不嘗失。

在現實客觀情況下,「港式集古村」及「香港夜繽紛」等等,都有點像一種「團隊宣傳運動」,似乎證明了「團隊很努力」及「預算是花掉了」,或許可贏來一點「同情分」,或名義上完成了某些KPI,但大家都心理明白,這些「運動」在宏觀上根本不會有什麼實效。反而,這還側面證明了整個團隊不僅沒有什麼「新方向」,還根本沒有任何「大計」在手,進一步削弱大家對這團隊的信心。

除非以上的「香港情懷活動」都沒有任何「額外成本」,否則「止蝕」及「持盈保泰」才是如今最應該做之事。

現在,港府的儲備只足夠應付少於1年的開銷,稍後的日子只能透過發債渡日。如果整個決策及公務員團隊仍沒有什麼應對良方,節流便是唯一的出路。

在經濟不景氣期間,港府絕不適宜開徵新稅收或加稅,節流方面亦要盡量避免影響對基層的緩助及一般小市民的服務及福利。既然「掌舵」的層級沒有什麼「新方向」,最為合理的做法便是削減對「掌舵」層級的成本開支。

減薪的對象,可以包括問責及決策官員、中高級公務員,醫管局高層、教育局高層,法庭部門、立法會議員等等。當港府沒有什麼好做的時候,在不影響市民的大前提下盡量減少赤字,便是最首要做的事情了。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