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袁彌昌拿靖海侯「抽水」說起 文:陳凱文

備受媒體關注的時評員靖海侯在早前撰文時,於文中指《港區國安法》存在被「泛化利用」的問題,結果一石激起千尺浪,作為國安疑犯家屬的袁彌昌隨即撰文,揣測該文代表內地「鴿派」與「理性派」對目前治港方針的急煞車。與此同時,又有評論員在媒體撰文,指若是認為《國安法》用得太濫會損害香港獨特性,便是不符事實,更是變相助長了「軟對抗」。為此,靖海侯在其後的撰文時表示,自己的文章觀點被借題發揮。

其實,平日有閱讀靖海侯文章的人,都會知他的一貫立場,是不可能把《國安法》跟香港獨特性對立起來,他在引起爭議的原文亦指「將撥亂反正與“保持香港獨特性”對立」是一種「悖論」,「誤導了不少人,放大了人們對香港未來發展路線的擔憂」。靖氏的文章之所以引起爭議,主要在於他提到少數人「動不動就拿國安法出來做事」、「習慣性為相關政策加碼」,「習慣性把人民內部矛盾往敵我矛盾上引」。

最終結果,便是靖氏被一向兜售綏靖主義的袁彌昌拿來「抽水」(注:粵語俗語「抽水」本為佔便宜,後於網上有借題發揮之引伸義),將對方在文中批評少數人的「泛化利用」現象,解讀為所謂的「國安法治港」在中美關係「緩和」後不可持續,繼而套上他和反共媒體最愛兜售的政治幻想:任何有建制背景的人撰文,背後必然牽涉到所謂的派系鬥爭,於是他便憑空幻想一個「鴿派」出來,再把靖氏的文章說成是「代表鴿派」。

當然,袁彌昌這一套陰謀論背後,除了有典型的「鷹鴿權鬥」戲碼外,還蘊含着幾個政治研判和前提:一是他認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財政部長耶倫成功訪華,便意味着中美關係已經止跌回升,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大家只要熟悉上世紀八十年代美日關係發展的歷史,便會知道一個國家即使是美國的盟友,甚至是美國的藩屬國,她也絕不會容忍對方在綜合國力上能夠挑戰自己的霸權的國家。所謂的「止跌回升」,說到底不過是想維持鬥而不破的關係,避免兩國因誤判而觸發熱戰而已。

正因如此,連耶倫本身的發言都承認,她的這次訪華之行根本取不到什麼實質成果。如此一來,袁氏在陰謀論中認為,所謂的「國安法治港」會隨着中美關係緩和而煞車之說,本身便是建基於錯誤前提之上 況且,袁氏究竟又是憑什麼認為,中方會為了緩和中美外交關係,便會作出退讓?如此的判斷是否意味着袁彌昌或其背後的本地政治買辦,至今仍然認為:中國只要肯綏靖退讓,美國便會停止外交上的打壓呢?君不見日本幾十年來都在跪舔美國,換來的是被美國打壓至「迷失三十年」?

退一步而言,即使袁氏幻想出來的「鴿派」,還真的是天真地相信跪舔美國才能緩和中美關係,他又憑什麼認為這種退讓必然會涉及香港,還要涉及香港在維護國安的層面?畢竟,退讓總要給予對方真正在乎的事物,袁氏又是憑什麼天真地認為,美國真的是渴望香港回到過去國安不設防的狀態?很明顯,袁氏這套陰謀論背後,正是反映部分港人在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之下,至今仍抱着一種「夜郎自大」的心理,說得直白一點,便是太把自己當作一回事。

之所以說是「夜郎自大」,不是說中央不重視香港及其獨特優勢,而是袁氏及其他本地政治買辦、經濟買辦,骨子裡在國家與香港之間存在分別心,所以才有所謂的中美交惡下,香港成為「磨心」之說。其次是這些人在分別心的影響下,又天真地認為中央會為了所謂的緩和中美關係,於是棄全國的安全於不變,讓香港變回不設防的缺口,以便這些人繼續從中賺取兩家茶禮。

更重要的是,先不說中央不會因為在乎香港而罔顧國安,美國嘴上雖時常拿《港區國安法》說事,但是也不見得對方真是在乎《港區國安法》的存廢,正如內地一直都有《國安法》及其相關的刑事法律,卻未見美國政府特意以此說事,甚至以此阻止美商來華投資。相比之下,美國如今債台高築,對方可能更希望中國購買美國國債,遠多於影響不了對方核心利益的《港區國安法》。

由是觀之,袁彌昌由靖海侯提到香港有少數人「泛化利用」《港區國安法》,幻想出一個所謂的內地「鴿派」,再幻想這些所謂「鴿派」跟自己一樣有政治幼稚病,以便他能把自己那套夜郎自大的世界觀,塞到他所虛構的政治權鬥陰謀論內,其所作所為與其說是借題發揮、張冠李戴,倒不如說是自曝其短。古語有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觀乎袁氏一門三傑,還真是所言非虛矣!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