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社區治理模式促進市民幸福感 文:文 武

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提出「四點希望」中的第一點,是要求「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解讀這句話時,特別強調要強化基層基礎,改善及提升香港的地區治理水平,將是特首李家超及新一屆特區政府施政的重點之一。筆者認為,強化地區治理應以建設幸福社區,增加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促進社區凝聚力為目標,大幅度轉變社區治理理念和模式。

特區政府施政,要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要讓廣大市民增加幸福感、獲得感,而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又從何而來?幸福感和獲得感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市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在現實生活中與不同社群之間關係的品質,以及他們生活環境和社會功能的自我評估。

這些個人的主觀感受,主要源自於現實生活,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他們日常生活的社區,是否能建立起一致的價值觀,是否能建立起符合居民需要的優質社區,以及居民能有多大程度參與到社區的管理和建設中去。因此,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必須注重社區治理,提升社區的管治水平。

李家超當選新一任特首之後,強調要設立地區服務隊及關愛隊,加強與地區各基層組織和團體的聯系。新一屆特區政府就職上任後,立即組成四個工作小組,其中之一就是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督導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而新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亦多次強調,正密鑼緊鼓地設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一部分地區的義工隊和關愛隊也已經組建起來。由此可見,李家超及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地區治理,正在銳意推動改革,改善地區治理水平。

香港過去並非沒有發展社區治理,但是,過去的社區治理存在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將地區治理與地區選舉高度地綁在一起,絕大多數政黨和社團都設有地區的服務網絡和團隊,各區區議員也有自己的社區服務工作。但在舊的選舉制度之下,政黨、社團,乃至區議員,都以選舉為導向,推動社區服務,政黨、社團將社區服務用作培育新人參政的訓練基地,以取得居民的政治認同,爭取贏得選舉為目標。

在過去的這種以選舉為導向的社區服務模式之下,社區服務過度政治化,社區議題成為政黨、社團和政客累積政治資本,賺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因而,常常為推高社會關注度,借以提升政治人物的支持度,不斷炒作議題,激化矛盾,挑動情緒,甚至特意與政府對着幹。結果是導致社區分化,居民的情緒緊張而波動,而又無力於改善社區的品質,無法讓社區居民增加幸福感、獲得感。

新一屆特區政府應徹底改變過去的這種社區治理模式,將社區服務由選舉導向,改變為服務導向,以鼓勵、動員和組織起居民,參與社區管理,共同改善社區環境,提升社區品質為方向,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參與感和歸屬感,從而達至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的目標。

改善社區治理,可以從關愛社區弱勢群體開始,將社區居民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參與到社區的服務中,進而建立社區居民的協商機制,由居民共同就社區的交通、環境衞生、醫療服務、社區管理等向政府當局提出意見,激發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末端,也是服務市民的前線,政府部門社區服務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市民大眾對政府服務的觀感和支持度,因此,政府絕不能輕視社區治理和服務,必須緊密地與社區基層的服務團隊結合起來,改變社區治理的理念和模式,讓社區治理有效地促進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