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 – 「學歷通脹」對「四業」的影響 文:鄧家豪

7月20日中學文憑試(DSE)放榜,根據考評局數據,有17269名考生成績達升讀學士課程門檻 – 3322+2(即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達第3級,數學和通識達2級,其中一科選修科達2級),約1.3個學生爭1個八大學位。新聞反映大學學位競爭減少,筆者認為此乃學歷持續通脹的開端,也將為青年人的「四業」(學業、就業、創業、置業)帶來連鎖反應。

更高成本完成學業

《人力調整為香港帶來的挑戰報告》(立法會秘書處,2016年)顯示持有學位人士佔勞動人口比例由1994年的9%大幅上升至2015年的29%。當持有大學學位的勞動力增加,部份青年人為了在求職時脫穎而出,將選擇繼續學業,以碩士甚至博士學歷投身職場,增強競爭力。面對經濟轉型及科技高速發展,部份青年人修讀第一個學位(First Degree)後才能清楚規劃好自己的職業路徑(Career Path),繼而選擇就讀適合自己發展需要的碩士學位。本科學位競爭減少,預期令青年人將花費更多時間和成本於學業。

高學歷求職者湧現

與此同時,部份企業和機構遇上越來越多高於本科學歷的求職者,想必也會因而提升學歷門檻,令更多青年人必須於獲取第一個學位後考慮繼續進修。筆者認為此學歷通脹在職場產生的連鎖反應已經顯現,更多青年人將要付出更多時間和成本完成學業,延遲投身職場。社會各界要及早認知以上情況,為青年人求學提供進修意見甚至財務支援。商界與教育界應該通力合作,令學生有更多就業選擇。

更多青年創業

當職場學歷門檻提升,部份無法進修的青年人將比以往有更大意欲投身創業大軍。近年,香港各大學都積極推廣創業教育(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籌辦不同工作坊、講座及比賽,希望推動青年人培養企業家精神。香港的租金及工資成本高,小本創業不容易。大部分青年人欠缺資本和社會資源,更加欠缺相關知識和經驗,故此傾向小本創業而非以創立獨角獸公司為目標。筆者認為教育界與商界要進一步加強合作,連結社會與有志創業的青年人,向他們提供更貼地的「小本創業攻略」及支援。

學歷與置業夢有距離

高學歷的青年人自然夢想有更多機會,有更高收入,也更容易置業。青年人獲得較高學歷,收入上升的機會卻沒有按比例上升時,其置業夢亦遙遙無期,必定影響青年人的「幸福感」。要解決青年人的置業問題,非一招半式能馬到功成。學歷通脹的問題根本在於沒有足夠消化高學歷人才的產業。筆者曾提出促進香港高等教育產業化可以貢獻國家和本地民生經濟,「高等教育產業化」正是消化高學歷人才的良方。

結語

習近平主席於重要講話中提及「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筆者希望社會各界儘快認清「學歷通脹」對「四業」的影響,儘快制定長遠策略,協助青年人開拓美好未來,使香港擁抱更精彩更有活力的未來。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