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有事」?還是美國「有事」? 文:悠然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12月1日發表講話,說日本是不能容許台灣遭武力侵犯的,「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可以說是「日美同盟」有事。同時,安倍晉三也請中國絕對不能誤判,若「採取軍事冒險行動,等同於走向經濟自殺的道路」。

中國沒有因安倍已非首相而等閒視之,而是由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緊急約見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涉華錯誤言論提出嚴正交涉」。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熱鬧的,都會簡單地總結為:如果中國發動統一戰爭,日本絕不會坐視不理,而是會加入到台灣那邊共同抵抗。

那門道怎看?我有不少日本朋友,他們的表達是很糾纏很糾結的,日本政客尤其嚴重,要把話逐句分析才能知用意何在。看安倍的原話是「台灣有事は日本有事だ。すなわち日米同盟の有事でもある。」(「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三句中重點在最後一句,意思是如果美國不視台灣有事為日美同盟有事,則日本不會單獨參與台灣的事。所以這句話是說給美國聽,要美國承諾參與台灣戰爭,否則日本也會坐視不理的。

當然,我們不能只憑語意分析就說是門道,真正門道是美國做了什麼使安倍等日本政客要迫其表態。而日本因應台海「有事」,又做了什麼準備?

就在同一天,美國國防部公布有關美軍部署的《全球態勢評估》報告非保密內容,最重要的一條,為在軍事上轉向以對抗中國為重心,「強化在關島與澳大利亞的軍事存在。」

日韓、台灣地區、菲律賓和新加坡是所謂第一島鏈,澳洲和關島屬第二島鏈。「強化在關島與澳大利亞的軍事存在。」就是美國看到中國近年軍力的發展,知道第一島鏈內的軍事基地全在解放軍各種中短程導彈射程範圍內,如果爆發戰爭,這些軍事基地在導彈飽和攻擊下,將難以抵抗。既然美國對第一島鏈的控制力信心不大,就有把重兵防線撤退到第二島鏈的想法。

在美國有把重兵撤回第二島島鏈的大背景下,重讀安倍的表態,就別有一翻滋味。

日本方面,在差不多一個月前,日本召開臨時內閣會議,通過一筆高達7000億日圓的國防追加預算,讓明年的財政年度國防預算總額超過6兆日圓,傳媒的說法是「大幅增加、劍指中國」,實情是6兆日圓即約530億美元,日本在2020年的GDP約為日本5萬3千億美元,日本明年的防預算佔GDP是1.X%,X是多少要看今年日本GDP委縮了多少。我們選一個例子比較下這1.X%的份量。常給美國批評國防支出少的德國,2020年數字是1.42%,折合美元570億,比例和總值都比日本高。

更有趣的是日本同時積極參與RCEP,加到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來。

總結而言,門道就是話說得狠,卻和做的背道而馳;說話很漂亮,但身體很誠實。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七十後傳媒人,港大經濟系畢業生,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