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的效率還看財務報表 文:鄧家豪

4月3日,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主辦的「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高峰會」(The 2nd Global Innovation & Technology Summit)於香港科學園舉行,是次高峰會雲集多位政、商、科技及教育界重量級人物,探討科創與教育的未來。高峰會多位講者的發言都圍繞培養科創人才,聚焦產、學、研的相關合作或結合。

不要避談「盈利」

香港特區新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教育,從23/24年度的教育支出達1040億可見一斑。如此龐大的教育開支曾引發議員提出要審視有關預算,以維護政府財政穩健。「教育是對未來的投資」這類話並不新鮮,若認同教育是「投資」,就不能忽略其回報。然而,教育「投資」的回報,往往無法用一串數字可以說清。就以教育學生廉潔奉公為例,如何用具體金額呈現其「效益」?也正因教育的不少「回報」難以用金錢衡量,故業界容易對「商業」、「產業」、「回報率」乃至「市場」無感,甚至有教育工作者習慣視與教育相關的商業行為如洪荒猛獸,有辱教育神聖。

不談錢或只談錢的教育都不利社會發展,持守開放態度,以靈活的方式平衡教育與「利益」才是社會之福。避談金錢或市場令「產、學、研」結合容易變樣,又或是效率減少。不少大專院校成立「知識轉移辦公室」(Knowledge Transfer Office),推動產學研結合,惟屬下的創業或孵化計劃傾向有機會「獲獎」或專利的項目,對已被「培育」數年的項目的盈利能力也諱莫如深。

評審標準傾向得獎機會或申請專利資格其實「無可厚非」,因為將來「賺多少錢」誰說得準?贏取獎項或獲得專利「實際」多了。但獲獎和取得專利是不是「產業化」的必要條件?這種評審氛圍又會否錯過太「貼地」的項目?社會渴求為創新而「創新」的項目,還是為市場創新的項目?筆者深信「市場」也是其中一位評審項目的專家,而曾「孵化」的項目的營收數據理應是各知識轉移辦公室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產學研發展要有創業土壤

香港社會大眾一直非常關心本港多間大學的國際排名,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維護一眾大學的質素,推動高等教育發展。在產學研這條跑道落後,甚至走歪,將打擊香港高等教育的聲譽,繼而影響匯聚人才的能力。國際排名屢屢上升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致力培養創業人才,早在二十年前就把學生送到世界各地不同「創業樂土」實習,以針對性的交流項目和合作計劃,助學生創業創新,建立一間又一間被大企業收購的初創公司,這些公司的財務報表就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獎項」和「專利」。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我國要提高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高等教育界重任重大。實現「產學研」結合,各大專院校的知識轉移辦公室將貢獻重要力量。如何運用資源,把一個個孵化計劃或比賽變成建立創業文化的利器,還看大專院校如何制定知識轉移辦公室的KPI。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