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支援照顧者刻不容緩 文:文頴怡

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自9月底啟用後,短短一周已經接獲逾1,900通來電,可見不少照顧者已經身心交瘁,他們因為長期承受壓力,容易衍生情緒和健康問題,若不及時疏導,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就會互相影響,甚至雙雙走上絕路。專線服務的成立有助紓緩照顧者的壓力,但僅能接觸自發求助的照顧者,未能協助隱蔽或高風險個案。在專線服務背後,還有大量對求援難以啟齒的照顧者,他們全天候默默扛起重擔,箇中辛酸不為外人所道。

目前受照顧的群體主要為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照顧者的需求必然伴隨人口老化而增加。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公布的數據,有33萬名居於家中的60歲及以上長者需要受長期照顧,佔全港人口約4.45%,其中年齡越大的長者越需要接受長期照顧。統計處亦預測,本港長者佔整體人口比例將由目前約20.8%逐步升至2028年的25.3%。特區政府須及早制訂切合當下至未來二三十年的全面策略,應付安老護理帶來的嚴峻挑戰及照顧者不斷增加的支援需求。

每當我們談及人口老化,着眼點通常是改善整體的醫療和安老服務,往往很容易忽略照顧者的需要。雖然特區政府已經為合資格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增加暫託與居家服務名額,以及設立一站式照顧者資訊網站等,一定程度上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不過本港有約40%的受照顧者是由65歲及以上的家人擔任唯一或主要照顧者,在「以老護老」相當普遍的情況下,政府的支援措施顯得相對被動。

目前政府提供的照顧者支援服務相對零散,比如照顧者想尋求個人情緒輔導要到家庭綜合中心,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想得到支援要到殘疾人士支援中心,長者的照顧者則要到長者中心,部分人甚至要跨區求助,令他們難以尋覓適合服務,尤其在遇上突發故事時必未能即時求助。若政府能設立專責協調照顧者支援的督導部門,並在全港18區設立一站式配套的支援服務中心,提供心理輔導、暫託服務,護理及科技應用培訓等支援,相信能夠更有效配對供求及優化照顧流程。

在政策研究方面,現時不少研究照顧者及社會福利議題的專家,都認為缺乏對照顧者的清晰定義,可能會引致官方或民間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流於零散及一次性,建議政府儘快就照顧者身份作出清晰定義,有利於往後收集數據及制訂政策。

上月秀茂坪邨一對有智力障礙的中年兄弟,懷疑在母親入院後缺乏照顧而餓死,政府指個案屬於輕微隱性需要服務的人士,並形容事件可悲。事實上,這類個案的照顧者大多獨自承擔責任,往往因為怕被質疑而不敢尋求協助,並未想過出現突發事故後的情形。希望特區政府儘早設立照顧者的資料庫,一旦他們突然入院或失蹤,政府也能從檔案得悉其照顧者身份,儘快為被照顧者提供協助。

一直以來,醫療、安老及社福都是社會面對的重要難題,惟公共資源有限,僅靠加大投入開支不能切實解決問題,因此整合資源、增設識別照顧者的途徑,是為照顧提供喘息空間的重要方向。

文:文頴怡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