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停止把學習與幸福放在對立面 文:鄧家豪

幸福感(Well-being)
世界衞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世衞」)於2001年發表的《心理健康:新理解,新希望》(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1: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 New Hope. )指出幸福感(Well- being)乃「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能力能夠應對正常的生活壓力及有效地工作,並為社會作出貢獻」。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大眾心理健康,幸福感的概念也因此越發被重視,學生的幸福感當然也不例外。

教育與幸福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15年開展《未來教育與技能計劃2030》(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 ),特別關注學生未來的「幸福感」。同年,OECD的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就學生於PISA的表現與幸福感的關係展開調查,其中一項統計結果顯示在校感到焦慮的學生於科學測評得分較低,可見學生情緒與學術表現息息相關。

筆者相信老師和家長希望學生積極學習之餘,也能愉快幸福。如何令學生愉快學習,首先要肯定學生「可以」且「應該」愉快地學習這事實。其實「幸福」和「學習」(甚至與「考試測驗」)並不對立。師長對學生學習及其成績的態度,才是學生學習時能否感到幸福的關鍵。

「痛苦」與「好成績」不是「等價交換」

不少師長喜歡「鼓勵」學生「『捱』過某段時間,便可以輕鬆玩樂」,也有家長埋怨子女「辛苦一會兒」也不行。家長習慣認同,甚至無意間標籤「溫習」、「測驗」和「考試」是苦差。學生也習慣「受苦」(溫習)過後才能「解脫」,過程都是煎熬。久而久之,「學習」與「痛苦」之間畫上等號,彷彿從學習獲得幸福感是無稽之談,「愉快學習」形同夢話。

由家庭到社會都彌漫這種把「學習」與「幸福」放在對立面的氛圍,視之為常態。「功課多」和「測驗、考試壓力大」是學生「不快樂」的罪首嗎?其實師長如何看待學生表現,如何評價和幫助學生的方式,才是學生學習時能否感到幸福的重要因素。

學者研究幸福感時,最困難的地方莫過於幸福感難以量度。因為幸福感是主觀感受,不同人對不同客觀事實都有不同反應,其中涉及個人特質和當刻狀態。盲目靠改變外在環境和條件以滿足主觀感受,對於爭取學生甚至家庭幸福都將是緣木求魚。「解鈴還須繫鈴人」,師長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其學習需要,適當從旁引導,才能令學生有幸福感。

回歸愉快學習 還看主觀的心

本港慈善機構自在社就中小學生及家長的情緒狀況於10月初至11月中展開調查,訪問了356名高小學生、1180名中學生及484名家長,並於本月初發表報告。其中父母對子女期望一項,位列榜首的是「減少上網及遊玩時間」(38%)而第二位才是「主動與父母溝通」(24%),自在社創辦人周華山就此結果表示香港家長相對溝通,更重視外表行為的成果,對此筆者深有同感。

若家長以「急功近利」的方式應對子女教育問題,僅僅追求他們外表行為快速改變,不求改善看待客觀事物的方式和態度,家長和學生定必難以獲得「幸福感」。獲得幸福感的核心是「主觀的心」,延伸開去乃看待事物的方式。再看自在社的調查,最多小學生期望家長「給我鼓勵,不是責罵」。與其要學生在「受苦」(學習)後才有機會獲得幸福感,倒不如坐言起行,多鼓勵學生,令他們學習時已獲得幸福感。

筆者認為學生幸福與否,還看家長如何拿捏雙方溝通交流。請把幸福感和學習重新連接,幸福從來不是遠在天邊。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