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特斯拉事件變味墮美國圍堵陷阱 文:吳桐山

近日特斯拉(Tesla)在全球範圍內意外事故頻生,國內外已出現多起事故。據內媒《西安商報》視頻消息稱,4月27日,江蘇蘇州太倉市一輛特斯拉衝進一菜場包子店,導致有人員受傷送醫。還有早前4月19日的上海車展期間,一名女士身穿「刹車失靈」字樣的T恤,站在特斯拉展車車頂維權,一時成為輿論熱點,引爆內地對特斯拉安全的關注。

事件發酵至此,汽車安全問題本該按嚴謹的法律處理,尤其是特斯拉這種創新型汽車,有着先進的電子科技和一定的自動駕駛能力,政府尤其需要關注其安全性能,但政府有關部門及車企都沒有嚴格執行,反而招致一場聲勢浩大的華洋糾紛鬧劇,維權者因違法而被拘留,洋車企前倨後恭,官媒與政府部門趁機抽水,網上不斷曝出各種限制特斯拉車輛通行,停車場不准停車,不准上高速等事件,更引起一股對進口汽車的質疑之聲。相反國產品牌的汽車卻少有人質疑,令人感覺事件的發展有點兒變味。首先追究特斯拉安全問題這件事,汽車安全必須重視,但加入過多民族主義,保護主義的成分,形成對外資品牌的排外情緒,是在文化上對開放市場的一種倒退,須警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去年曾在一個論壇提及,新冠疫情帶來越來越多的貿易和投資限制,會增加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因此在這個時候,更需要強而有力的國際合作來應對挑戰,各國在宏觀政策上需要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促進均衡,公平和包容的經濟。

其實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除了經貿往來,文化交流也十分重要。疫情帶來廣泛封關封國,各國人員已經一年多不能正常往來,長此以往,會令各國文化變得封閉,容易衍生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這一點,無論是歐美的一些反華活動還是中國內地排斥進口產品風潮,其實都是這種保守主義的民族主義的不同形式而已,值得警惕。

在中美角力的大背景下,國際力量東升西降,中國作為挑戰者,一直深知保持開放格局的重要性,因此中國今年繼續推進金融等領域的對外開放,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相反,美國正聯合歐盟、日韓等地,嘗試重組產業鏈,在晶片等關鍵產業上圍堵中國。越是這種時候,中國越需要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來面對外資,以免跌入美國人的圍堵陷阱。

我相信國家決策層的掌舵方向是沒有問題的,但中國的體制容易由上而下的執行過程中層層加碼,令事件走偏。因此,在面對進口商品的問題上,國人應該秉持就事論事的態度,不能把一宗安全品質問題演變成為名族情緒的宣洩。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