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推普,將成文化港獨隱患 文:陳凱文

秦於公元前221年蕩平六國,建立中國首個大一統政權之後,施行了三個影響後世至深的政策,分別是書同文、車同軌,以及統一度量衡。可以說,秦雖歷二世而亡,之後中國每次的朝代更迭,往往都會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但無論如何割據也好,最終都會走向統一,而不會像歐洲一樣分崩離析,其成因都可以歸功於秦代統一了文字。

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外族過去雖曾入主中原,但傳統中國文化不但沒被消滅,外族還反過來主動中原文化,亦是跟秦代統一文字有着莫大關係。究其原因,在於文字除了是一種溝通和記錄知識的媒介之外,更被用作區分對方是否自己人的工具,從而增加某個圈子和族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不少行業乃至是地下社團,都會發展出一套行話或暗語,以便成員之間能夠容易區分對方是否自己人。

正因如此,過去不少外族在塞外崛起,或在入主中原之後,如:遼、金、元、清,都會創立一套本族獨有的文字,只是傳統的中原文化在大中華地區源遠流長,最終造成外族跟中原漢族的融合過程中,反而被對方同化。同樣道理,過去同屬漢字文化圈的部分東亞國家,如:韓國與越南,都在現代成了獨立國家之後,都會積極地創立和推廣本國文字,以此消餌漢字的文化影響,增強國民的歸屬感與向心力。

之所以要提到秦代書同文的歷史,正是想說明古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已經知道語言文字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能夠建立國民認同感,從而維護國家統一。受過往的傳播科技所限,古人雖難以統一語言,但是歷朝都會透過編修字書,公佈一套官話的反切,以此作為公務用語的規範,使現代漢語雖存在着方言的差異,但是都能夠翻查歷朝字書典籍所記載的反切,了解大部分方言的語音演變。

正因如此,本人之前才要一再撰寫文章,指出內地遊客來港時,因說普通話而受到冷待甚至不公,絕非一件小事,而是反映普通話雖是國家的法定共同語,但在香港已經回歸四份一世紀之後,卻是仍處於弱勢語言地位,而粵語被港英政府扶植為本地華人共同語後,其地位至今仍維持絕對強勢,甚至被部分有心人利用,成為其推動文化港獨的工具。由過去所謂的「國師」陳雲,到推廣所謂「粵語」正字的彭志銘,再到要求把「粵語」正名為「港語」的港語學,都是典型例子。

換言之,無論是普通話在港至今維持着語言弱勢,還是所謂的粵普之爭,非但不利於建立港人的國民意識和歸屬感,窒礙人心回歸,還會成為文化港獨的溫床,而且有心人還可以打着維護語言多樣性,即所謂「捍衛粵語」的幌子,作為暗推文化港獨的擋箭牌。可是縱觀回歸廿五年的歷史,無論是港府、建制派,抑或是內地的對港工作部門,都似乎無意確立普通話的官方語言地位,亦似乎意識到香港語言生態所潛藏的安全隱患,至少我們可以說,整個建制對於香港的粵普和繁簡之爭,都從沒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此情況之下,相關部門現時最需要的工作,理應是重視香港的語言與文化生態問題,明白作為國家法定通用語文的普通話還是簡體字,現時在港所處的弱勢,不利於人心回歸之餘,還有機會成為文化港獨的突破口。之後,自然是建立針對粵普及繁簡問題的文化戰線,尋找具備相關語言學知識的學者及文人,在輿論上駁斥部分人為了挑動粵普及繁簡之爭而提出的種種歪理。

再之後,是責成港府修訂本地法例,確立普通話與簡體字的法定語文地位,規定兩者為公務上必須使用的語文,同時規定所有中學與大學的畢業試,都必須考核學生的普通話及簡體字應用能力。至於修訂何條法例,又或者是如何促使港府修例,以及怎樣應對修例所帶來的爭議,包括修例是否符合《基本法》的問題,由於涉及相對複雜的法理討論,只好遲點另撰一文再說。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