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義迴廊》看港人的迷失 文:寒柏

港產電影《正義迴廊》票房衝破4,000萬港元,還獲得金像獎16項提名,算是名利雙收,是一部近年比較成功的電影。

這部電影以「大角咀肢解父母案」作為故事藍本,飾演兩名兇手的演員雖然不是明星,但第一被告外貌神似原型 (只是年紀較大),第二被告則在詐傻扮懵時維肖維炒。再加上有林海峰、蘇玉華、周文健及龍小菌擔演律師「串場」,以「小本製作」來說,劇本算是相對嚴謹細膩。雖然題材較嚴肅,但劇情也有輕鬆攪笑的部份,例如是由劉錫賢疑似扮演「蕭若元」,講述第一被告曾發明星夢而應徵參演《3D玉蒲團》,算是十分惹笑。

當然,電影也稍嫌有些「眼高手低」的地方。例如,律師們質問兇手及陪審團討論案情之時,導演把所有人置身在兇案現場當中,嘗試製造出「時空交錯」及「身歷其境」的緊張氣氛。這種電影處理手法,其實早有外國電影及「港產片」嘗試過。《正義迴廊》的鏡頭運用手法稍嫌粗疏,或許是由於經費不足所致,始終沒有讓觀眾感到「置身其中」,只覺得眼花繚亂,鏡頭交錯。

另外,「陪審團戲」算是《正義迴廊》的「主打戲份」,明明早有不少佳作在前可以參考,但這部電影的「陪審團戲」卻處理得不夠細膩,角色之間矛盾對立顯得十分牽強。導演及編劇似乎希望把「世代矛盾」、「中港矛盾」、「社會階級矛盾」及不同價值觀之衝突等諸多元素盡數放在其中,但每個陪審員的內心世界刻劃得不夠太表面及膚淺,直如「臉譜」般,根本讓人完全無法代入。觀眾知道電影企圖從「陪審團戲」中揭示某些社會問題及衝突,但感覺總是導演及編劇「硬生生」的把自己的某些看法及觀點硬套進去,強迫我們接受。

當然,雖然《正義迴廊》不能算是佳作,但亦值得一看。電影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但為何這齣電影在香港居然可以取得如此票房佳績?還獲得16項金像獎提名呢?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筆者認為,《正義迴廊》及《毒舌大狀》創造了疫情期間的「票房奇績」,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這兩齣電影都以「法庭戲」為主打。

港英政府自彭定康年代開始,便不斷鼓吹「法治精神乃香港成功之基石」的口號,全方位的向港人推銷英國的「普通法」精神及制度。由上世紀90年代起,香港社會便吹起一份「法治精神」之風氣。由學術界 (包括研究院、大學、中學及小學)、以至新聞輿論、電影及電視界別等等,都把法律界捧上天。對普羅大眾來說,大律師不再是欺負貧苦大眾的「狀棍」,卻忽然搖身一變成為維護公義的化身。

有趣的是,即連英國的大律師也終於把頭上的假髮擲下來之際,全球就只有香港最高法院裡仍看到大律師頭戴着假髮的英姿。絕大部份港人看到頭戴假髮的大律師,都立刻肅然起敬。這崇拜法律界之風氣,足足影響了近兩代的港人。我們對司法制度之迷信,以及對法官與大律師的崇敬,甚至乎遠在西方國家之上。

此外,除了香港法律界受到不合理的吹捧之外,醫護界也獲得過份的崇拜。其次,我們亦透過神化廉政公署,不成比例的把香港幻想成一個廉潔公平之社會。

貫穿《正義迴廊》整齣電影,其實導演及編劇對香港司法制度亦不無反省之意圖,但大體而言,劇本所釋放出的訊息,仍沒有脫離自上世紀90年代起香港的主流價值觀。

值得一提的是,從電影的描寫刻劃及對白中可以看到,絕大部港人誤以為只有「普通法」才是「無罪推定」。這繼承了英美兩國鼓吹的某些歪理,一直把「大陸法」曲解為「有罪推定」。舉例說,港人一直不瞭解內地的法律,偏見甚多。其實內地奉行的「大陸法」,就是表明以「無罪推定」為大原則。

大家不妨想深一層,整個執法過程裡亦不可能永遠無條件奉行「無罪推定」。例如在「偵查」、「搜證」、「拘捕」、「拘留」及「起訴」等環節裡,必然是「有罪推定」為前設。如果以「無罪推定」作為自高無上的大原則,我們如何「搜證」?怎樣「拘捕」?憑什麼「起訴」?既然是「無罪推定」,以上種種行徑都不是在侵犯人權嗎?

其實,只有在審訊過程中,我們才會以「無罪推定」為大原則,以公平及公正為大前提下,在審訊期間給予疑犯答辯機會。無論是奉行「普通法」及「大陸法」的國家,都是如此這般。

另外,港人亦把「無罪推定」及「舉證責任」兩個概念混淆。奉行「無罪推定」為原則的審訊,「舉證責任」亦不一定要在控方。反過來說,「舉證責任」在辯方時,亦並非是以「有罪推定」為前題。即使是英美兩國,亦不是所有案件的「舉證責任」都在控方。舉例說,美國嚴打金融罪行,但對股票市場的「內幕交易」難以監管及搜集毫無漏洞的證據。因此,美國政府作出「內幕交易」檢控時,「舉證責任」都在辯方。疑犯一定要作出合理的辯解,並提出證據。

還有,這裡還涉及另一個課題,便是「疑點利益歸於被告」。港人對這句術語朗朗上口,但大部份人都不知道這裡所指的「疑點」,是「合理疑點」。凡事皆有「疑點」,不可能毫無漏洞,但重點在這「疑點」的「合理性」。如果「疑點」來得牽強及不合理,便只是在替疑犯找藉口。《正義迴廊》的電影裡,陪審團認為第二被告罪名不成立,便是明顯曲解了「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的真正意思。當然,這是電影所表述的情節,不涉及討論現實案情。到底案件原型是什麼一回事呢?則留待其他人研究了。

總的來說,無論是《正義迴廊》或《毒舌大狀》,都是以「法庭戲」創造了香港的「票房奇績」,主要受惠於港人這30年來對香港法律界之迷信。

自2019年以來,眾多港人受洗腦的情況下支持「黑暴」。整個暴動潰敗後,再受疫情打擊,香港資產泡沫開始「漏氣」,「通關」後乍暖還寒,整個香港商界至今仍在「等阿爺救」的狀態裡。如今,很多港人的心底裡,其實極度缺乏自信及感到迷失。

很多港人所支持的「黑暴」全軍覆沒,當年所說的什麼「爭取公義」成為了「笑話」,移居海外亦不會找到他們所追求的所謂「公義」。大家在夢醒之後,便只能在電影世界裡的「法庭戲」找到慰藉。而且,港英色彩濃厚的「法庭戲」,正如「心靈雞湯」一樣,使港人回想起於港英年代的光輝,填補了我們內心深處之空虛。

難道尊重「法治精神」,就表示我們要盲目崇拜法官及大律師嗎?法庭永遠不會出錯嗎?司法制度神聖不可侵犯至一個地步,就連與時並進的檢討及改革也不能考慮?香港上世紀的成功,全賴港英的所謂司法制度?那麼,為何英國本土如今卻亂成一團糟?內地、歐洲及日本等奉行「大陸法」,美國的法律精神及體制亦與英國大異,並非單純的「普通法」。難道這些都是「落後國家」?只有英國才最進步?

對電影投資者、導演及編劇來說,由於港產片已逐漸失去競爭優勢,無法在內地市場站穩陣腳,大家便只能走「小眾路線」。沒有「大市場」,觀眾不夠多,便只能作「小本經營」。「武俠片」、「功夫片」、「現代格鬥片」、「警匪片」、「飛車片」及「科幻片」等等,都需要大量人力及物力。反過來說,「法庭戲」則最省錢。

《正義迴廊》或《毒舌大狀》的成功,亦亮起了「港產片」的「紅燈」。其一、由於缺乏了「大市場」,電影經費越來越不足,人才只會繼續流失。港產電影的題材只會越來越窄。其二、港產「法庭戲」在內地及海外都沒有多大的市場,豈是長久之道?其三、這兩齣電影都受惠於疫情。全港市民都困在香港,環球電影業都近乎停擺,在相對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這兩齣電影才會「跑出」。

復常後,電影院內還會有「港產片」可以上映近半年而不落畫嗎?我們還可以看到多少個這樣的奇蹟?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