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球會司法覆核 港人治港未能擺脫利益集團 文:姚潔凝

香港高球會於2023年7月21日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法院於7月25日批出司法覆核許可,下令暫緩執行環評程序,案件排期8月中審理,正式揭開香港高球會與香港政府對抗的序幕。香港既得利益集團不願放棄自身權利,在法庭與香港政府「開戰」,這種「對抗」,是否另類的「軟對抗」呢? 香港高球會擁有眾多「權貴」會員,他們很多是富有人家,有大量金錢,亦有很多是社會中的政治領袖,這些政治領袖話語權比一般小市民強大,影響力廣闊,卻公開不承認他們是「權貴」。香港政府面對司法覆核,需要用納稅人的公帑,雙方律師在法庭上,就香港政府的環評報告作出辯論,不斷地「燒銀紙」和耗費時間,難道不是另一種社會內耗和分化嗎?

回顧整項爭議的發展過程,香港土地供應不足,劏房數目不斷上升,上屆政府官員為著配合國家政策,考慮到香港高球會的用地條款是臨時性質,佔地面積又大,有約170多公頃。若你是負責分配土地資源的官員,按地契條款,提出收回香港高球會部分土地,常理上亦會作出這個決定。上屆政府已開拓,平衡既得利益集團與小市民公眾利益的土地發展之路,今屆政府畏首畏尾,以走程序來迴避責任。筆者早於今年六月已預告,香港高球會提出司法覆核的機會非常之大,果然不出所料。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下,香港相關執行政策的官員,製作一份不盡詳細、漏洞百出和數據有誤的環評報告,讓香港高球會有明顯的法律理據和科學數據,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

香港政府官員與香港高球會的配合和默契,很難不讓公眾感覺,又是一場表演給北京看的政治秀。官員要配合國策和官僚程序,不得不按上屆政府所定的方向執行,但又深知不能得罪香港既得利益集團,唯有於9月1日先收回32公頃土地,然後與香港高球會另定可不斷續期的短期租約,令其不但可舉行10月的沙特亞美國家高球賽,還能以此令高球會在獲得法庭判決前,繼續使用此32公頃土地,高球會亦會在此段等待期,多公眾開放使用,以求令民情轉向支持高球會。香港高等法院在未來三年,便會進行審議香港高球會的司法覆核案。由於香港一向尊重法治精神,只要大家花點時間,比較香港政府與高球會兩份環評報告,不難發現香港政府在這宗案件勝出的機會不大。

屆時,政府官員便以尊重法庭判決為由,繼續以短期租約模式,為香港高球會不斷續期使用土地,租金當然會有所上調,政府收入亦有所提升,官員便可向中央有所交待。不用收回土地又能平息「權貴」的「軟對抗」,土地供應問題不用解決,自己又能加官晉爵。坊間有意見認為,司法覆核的最終決定,是不會影響到整體土地供應和收回高球會用地,這是自欺欺人的論調,亦是公關的政治化妝技巧而已。在未來的司法程序,若政府方在案件中敗訴,法官最後的判詞,將會針對政府粗疏和違背科學的環評報告,政府的管治威信仍會未公眾所質疑,就此爭議早前出現行政會議成員公開反對政府政策,令政府的施政站在尷尬的位置。究竟是誰令港人不能治港,既得利益集團的黑手是不用忽視的。

文:姚潔凝

中觀研究所副所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碩士,本科修公共及社會行政,香港大學房地產碩士。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