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中型發展商及物業投資者正在做什麼? 文:寒 柏

近日,有傳本港主要銀行正在「收遮」,並逐步減少對本港中型發展商及物業投資者的貸款。此外,還有傳言指某些「老牌家族」已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

本港物業價格高企,多年來平均租金回報只得2厘左右。工商物業的空置率卻高達雙位數。我們考慮到實際租金收入、出租率及扣除相關開支後,投資本港物業的淨回報大約在1.5厘以下。

如此一來,本港物業市場是靠什麼因素支撐呢?其一、超低息環境。由於HIBOR於長時間在0.25厘左右,物業回報仍算是有利可圖。其二、由於土地及物業供應緊拙,投資者購買物業並不太介意租金回報低,大家都只看中其升值潛力。

但以上的因素早於2015年起便開始被逐步削弱。首先是自由行生意於2015年起走下坡,接着便是來港集資及融資的內地機構不再以幾何級數增長,甚至乎有減退跡象。中美於2018年爆發貿易戰,再加上於2019年內發生在香港的「黑暴」及稍後長達3年的全球疫情;整個世界早已發生了巨變。

本港的發展商及物業投資者卻沉醉於「美夢」,即使等到美聯儲開始大幅加息,大家仍不肯清醒過來。即使我們終於知道加息不再是「狼來了」,於去年仍不肯認真處理問題:

▪︎ 於2023年初,不少本港物業投資者曾向筆者表示終於捱過了「寒冬」,並憧憬兩地通關後,經濟活動重啟對本港物業市場有重大幫助;坊間吹出一片「小陽春」。其中,某些物業投資者明明每月皆「入不敷支」,肯定非常需要沽售物業已減低債務,但於2013年之首半年,仍完全不肯劈價促銷。

▪︎ 某些物業投資者於年初還向筆者說明,絕不會沽售「遊客舖」。大家仍憧憬「自由行爆買」年代將會重臨。不少業主向筆者說明,既然大家都捱過了3年寒冬,為何不等待春天再臨?。它們明明「入不敷支」,並有很大的「現金流壓力」,應該「大劈價」賣樓以減債及付息才對,但都不約而同的「怕蝕底」。大家都覺得萬一劈價出售後,經濟復甦起來,便要吃大虧了。它們逼不得已,就最多只放售某些價錢不貴,回報尚可的「民生舖」。

▪︎ 另外,這些物業投資者亦表明擔心「大劈價」會被人「有機可乘」及「趁火打劫」。因此,近乎所有物業投資者明明有需要「沽貨」,但大家都只低調地向經紀透露有興趣的買家可以再洽談折扣。

▪︎ 它們願意給予多少折扣呢?去年初起,一般工商物業的業主只接受8至9折的價議。直至年中後才肯開始考慮7折放售。但其實以租金回報作為計算,還未考慮將來的租金仍有可能下跌,工商物業的合理價格理應在5至6折左右。最終,不少物業投資者在2023年皆「食白果」;明明「心急沽貨」,卻仍是「吊高來賣」。

▪︎ 大家「沽貨」不行,怎辦?某些物業投資者唯有放售手上的股票及債券,並把銀行的備用循環貸款都拿到手。當然,還有物業投資者向其他財務機構 (財仔) 借錢,總之大家都實行「以債養債」,透過「借更多錢」來「付利息」,繼續相信「希望在明天」。

▪︎ 最匪異所思的是,某名物業投資者在過去幾年間胡裡胡塗地購買了不少長達10年期的IRS合約,並把利息支出鎖定在1厘左右,為其超過1半的銀行貸款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在高息環境下,這明明是一份很好的「保險」,但於2023年初,這名物業投資者居然聽從大銀行的建議,把這些「保險」全數賣掉以圖利。該物業投資者於年初高高興興地大賺了好幾億港元,但不足1年,付利息已「倒賠」。現在跌回「大海」,跟其他物業投資者一起「捱貴息」。

其實,即使業主們完全沒有留意內地「自由行」於2015年已開始「玩厭」香港,並忽略貿易戰、黑暴及疫情的影響,大家最遲於2022年3月起美聯儲開始加息後,應該盡快加速沽售手上的物業,從而減輕債務負擔。

但港商就是「不信邪」,直至2022年低仍有人堅稱美聯儲不可能再加息。如果物業投資者在2023年起願意「大劈價」至6折左右,其實亦不愁沒有成交。可是,物業投資者仍是「貪勝不知輸」,直至去年中才開始考慮7折開價。

據筆者觀察,現時絕大部份本港物業投資者及中型發展商都只在做3件事:

1. 以6至7折左右「劈價」求售,並企圖以「高佣金」,甚至乎「回扣」等方式把「折扣」及「實價」隱藏,企圖粉飾太平。本來打算全幢出售的物業,現已考慮分層分單位拆售。即使大家都積極起來,但卻是「積極得太遲」,而且還有點「一窩蜂」,造成賣家極多但買家卻少之局面。

2. 其次大家都在「等運到」。以現時6至7折仍十分「難賣」的情況下,理應考慮以4至5折「求售」。但部份投資者的借貸較高,劈價太深有可能要「倒賠」。另外絕大部份物業投資者則有點「不忿」,認為賣樓後只夠償還銀行貸款而沒有「現金到手」孰「不可接受」。它們普遍認為,今年第1季的經濟環境會較差,但等到第2季後應該會有買家重投市場。簡單來說,就是「寒冬比預期長」,但「春天很快便會再臨」。

3. 不少物業投資者都在「罵政府」及「唱衰行家」。筆者走訪不少本港物業投資者。由於租金不足以償還利息,賣樓進程不似預期,再加上某些銀行開始「迫倉」。物業投資者在銀行從業員面前當然沒有罵銀行,大都在咒罵政府,批評其反應太遲,至今還沒有任何大刀濶斧的「救市措施」等等。另外,它們大都在「唱衰行家」,大說同業的壞話,那一個手上資金不足,那一個開始無力付息等等。總言之,有問題的都是行家,自己則仍然安好。

本港物業投資者堅信「明天會更好」、「減息期將至」、「買家會重臨」或「政府會救市」不是不好,但最大問題是大家都沒有「兩手準備」。過去兩年以來都是「減磅削債」的好時機,但它們大都拒絕這最合理的方案。

雖然我們難以準確預測未來,亦沒有人可以完全否定本年度經濟將復甦的可能性,但筆者最難明白的是,為何絕大部份港商居然連一個「後備方案」都沒有?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