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討香港共居空間的發展及其挑戰 文:葉浚生

在先前的文章中,筆者介紹了「共居」這種創新住房模式如何為香港解決高房價和空間短缺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今日,我們將從人文關懷的角度,進一步剖析在香港推動共居空間所遭遇的挑戰,以及這種居住方式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共居空間為香港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經濟實惠的居住選擇,同時透過增強居民間的社交互動來加強社區的聯繫和多元性。然而,在推進這種居住模式的過程中,香港面臨一個顯著挑戰:缺乏能夠引領住房創新的概念開發者。

這些概念開發者在其他地區成功推廣了共居空間,與城市規劃者及房地產開發商密切合作,把創新的居住概念變為現實。如果香港能培養及吸引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人士,共居空間的發展將更具活力,對社會的影響也將更加廣泛。

筆者曾研究多國青年共居空間,發現其成功關鍵在於如何針對主要空間、次要空間及私人空間的需求,設計出既能滿足居民隱私,又能促進社交互動的居住環境。這種設計策略不僅讓居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與支持,同時也確保了他們的個人空間得到保護。然而,這些國外的共居模式未必能直接適用於香港,因為不同地區的市場狀況和社會文化背景各有差異。目前香港的高度私密和功能齊全的私人住宅,甚至包括法定的住宅所有權形式,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共居文化的發展和形成。

香港年輕人的住房需求正在變化,他們不僅需要一個屋檐下的空間,更期望這些空間能夠提供社區互動的機會。但由於經濟壓力和高房價,許多年輕人被迫選擇與社區隔絕的高度私密和全功能的私人住宅,這限制了共居文化的發展,也影響了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活躍度。

為了真正解決香港年輕人的住房問題並促進共居文化的發展,不僅需要創新的概念開發者,更需要政府、開發商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既能夠滿足經濟發展也能促進社會進步的住房政策環境,使這座城市成為年輕人真正的「家」,充滿希望和可能。

文:葉浚生

民主思路地區幹事, 2023年區議會選舉參選人。專注研究青年事務、環保議題。認為只有在尋求共識同時尊重差異,才能促進社會進步。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