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的「燈下黑」 文:寒柏

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再加息0.75%。本年度自3月份起,美國已4度加息,累計加幅達2.25%。如此匆忙的大幅加息,算是這20年來比較罕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表示,香港的利息亦會趨升,將會增加供樓負擔。但本港銀行經營穩健,風險相對低。樓市方面,陳茂波認為新造按揭平均成數只有5成左右、每月供款佔收入僅37%。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先生則指,聯儲局表明不再提供一貫的清晰利率前瞻指引,未來的加息步伐將有較大不確定性。美國加息,港元拆息升勢將會持續,甚至乎加快。

綜合來說,香港官員提醒市民香港未來利息將會上漲,但同時認為美國加息對香港銀行體系及樓市所構成的風險尚算可控。

我們經歷了1997年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在金融監管上無疑比從前嚴謹。但無論如何,環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動盪之下,我們絕不能對美國加息所帶來的風險掉以輕心。儘管金管局對物業相關貸款進行了一系列十分嚴苛及謹慎的監管,但總會有一些「燈下黑」,或會被忽略:

• 近10年以來,金管局對物業相關的貸款進行一系列的監管,先後向銀行發出多份「審慎措施指引」,並對違規的銀行及從業員發出警告及處分。這些措施無疑限制了物業相關貸款的成數,確保借款人的現金流及還款能力,並有助改善銀行體系裡物業相關貸款資產之質素。

• 以簡單的經濟原理來說,加進了人為的監管及操控後,自然會有「黑市」出現。現實情況下,已有大量不受金管局監管的財務公司加入物業貸款市場。因此,金管局增加了銀行經營的難度並改善了銀行的資產質素,但卻不能同時保障樓市。無論是企業及個人,都有很多方法「借盡」。陳茂波所指的新造按揭平均成數只有5成左右,這只代表那些借款人向銀行借了5成貸款,但不代表他們沒有向其他財務機構再融資。

•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銀行以各種方式規避指引。舉例說,金管局只准銀行借出等於物業價值4成左右的貸款。很多銀行便向各大小企業額外多借2成至3成左右,名義上是「營運資金貸款」,表面上看與物業貸無關。銀行按金管局要求,還會替企業作出一系列的財務分析及貸後用款管理及追蹤,做得似模似樣。但撫心自問,如果銀行沒有獲得客戶的物業作抵押,單看企業的現金流及前景,又會否冒險借出那筆貸款呢?

• 更重要的是,由於金管局重點針對物業相關類別的貸款,銀行為了達至每年的盈利增長,便只得多做其他業務。例如,自2008年以來,很多銀行都多做FIs及non-bank FIs的生意。一直以來,這些貸款業務的批核都相對簡單,大都只看金融機構的聲譽、背景、信貸評級及幾個財務機構相關之風險數據,遠比一般企業貸款及結構性貸款的分析簡單得多。當物業相關類別貸款的增長較困難之際,很多銀行便選擇向其他金融機構放貸。

• 向金融機構放貸有什麼問題呢?其實絕大部份金融機構,包括銀行的透明度都非常低。例如,我們可以輕易知道很多上市公司的頭5大客戶,但我們可以知道某間金融機構的20大客戶是誰嗎?金融機構購買了什麼類型的衍生工具,我們又瞭解多少?由於金融機構從事的業務相對複雜,就算對外披露了相關風險,大眾亦不可能瞭解清楚。其實,甚至乎銀行本身亦未必會對其他金融機構有很深入的認知。對於監管機構來說,銀行向金融機構貸款之際,又能否有效地控制它們的資金用途呢?今時今日,很多金融機構都參與各種衍生工具的投機,我們有沒有足夠的監管,確保這些衍生工具的起跌,不會造成金融動盪?我們可以確保那些交易都沒有惡意沽空的成分?

• 除了向金融機構放貸之外,過去幾年以來,香港銀行都多做內房的生意,並為它們籌辦了很多境外銀團貸款。現時,內房的境外債務出違約,境外銀團貸款亦會同時告急。值得留意的是,絕大部份香港的境外銀團貸款,都沒有抵押品。最多亦只會以一些合約形式綑綁內房某些境內資產,一般情況下不可能直接以內地房地產作抵押。暫時來說,內房的境外銀團貸款之風險尚算可控,但當美國大幅加息,無疑亦會把問題惡化。

• 還有,由於香港銀行競爭十分激烈,貸款業務的盈利越來越微薄。不少中小型銀行在「吸存」後,都不輕易「放貸」,並把拿來的存款投資在債券市場裡。現時,美國大幅加息,債券價值亦會下降。此外,美國的加息幅度已達2.25%,下季或會再加0.75%,即等同3%,已是一般銀行的壓力測試之加息幅度!如果美國加息超過3%,銀行手上債券價值之跌幅,又會否超出預期呢?

總的來說,我們吸收了1997年的經驗,金管局對物業相關貸款之監管非常專注。每逢對本地銀行的例行審查,皆重點看「有抵押貸款」;這又會否忽略其他「無抵押貸款」呢?若只對物業類貸款作出嚴格的規管,這明顯會忽略其他範疇之風險。

另外,在經濟不景氣下,我們在什麼時候要反過來放寬規管物業貸款的「審慎措施指引」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文:寒柏

學研社成員,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