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彈救校 文:鄧家豪

一萬元獎學金招小一生

香港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於2024年9月的小一入學階段,宣布將給予每名新生一萬元「特別獎學金」,並提供免費校服、豁免書簿費、雜費等優惠。該校小一本學年被教育局「派零班」,該級現時已轉為「私立營辦」,小二至小六則依然獲當局資助。校方指獎學金由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提供,目的是為了鼓勵更多學生「接受基督教以愛為中心的教育」。

然而,教育局引用《學校行政手冊》指學校應避免以金錢或物質吸引或挽留學生報讀,認為相關做法「並不恰當亦不道德」。教育局亦指若學校不論為了支援經濟有困難學生或獎勵表現優秀者,都應建立一套公平公開的審核準則。

一萬元的「距離」

使用獎學金策略,令人懷疑學校以「派錢」策略招生。而涉事學校有五級皆為公帑資助,更容易令社會大眾疑慮。然而,對於處於生存邊緣的學校來說,這種生存的「下策」也是現實壓力驅使的無奈之舉。

「一萬元獎學金」不只是學校的「求生」策略,更是生源減少,學校陷入惡性競爭的真實寫照。面臨收生困難的學校都像被猛獸追趕的人,他們必須施展渾身解數,才能避免停止營運。時間緊迫,資源有限,一些學校逼於無奈只能以金錢或物質來吸引家長與學生。這些陷於「頻臨殺校」的辦學團體,如同被猛獸追趕的一群人,其中一兩個「急中生智」,脫掉靴子,希望與其他求存者產生「一萬元的距離」,從而活下來,有其一必有其二。

其實學校為招生各出奇謀,派老師延攬學生,登發廣告,大肆宣傳,已經不是新鮮事。只是今次的招生策略太赤裸,與金錢掛鉤得太緊密,才會引發社會討論。收生壓力大,音樂椅效應持續,學校「八仙過海」,再有更多被社會熱議的收生「策略」也不出奇。

亡羊補牢

短短一個月內,玫瑰崗中學「停辦」與「一萬元獎學金」事件相繼浮面,兩者都離不開「殺校」陰霾。在「殺校」風起的當下,可以預期有更多學校為求存活而奇招百出,引爆更多醜聞的機會持續增加。

學校為學生典範,其價值觀與行事方式影響莘莘學子,也影響家長乃至社會對香港教育體制的觀感。「存亡之秋」的壓力隨時引爆更多為求收生或脫困的醜聞,將減低教育界的公信力,影響大眾對教育界的觀感,一朝若木已成舟,要重新建立社會社會對香港教育的信心將非常困難。

香港教育面臨多項挑戰,也肩負培養愛國人才的重責,整個界別的公信力無比重要。此刻當局有必要加強與學校溝通,理解並疏導學校的生存壓力,盡力防範出現更多炸開輿論的「意外」。捍衛香港教育界的形象,維護社會對教育的信心,乃當務之急,也任重道遠。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