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華,和回不了從前的中美關係 文:悠 然

世界上很多問題,其實不用掌握太深奧的道理,用常理分析,反而更能撥開迷惘,看得更透。

例如布林肯昨天訪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是有求於中國。中國經濟目前的確是稍有困難,但美國的困難要比中國大得多。

布林肯來的目的是為中美構築護欄,保持最低的溝通渠道,中美雙方都不抱任何期望,只不過,美國更迫切要溝通。

布林肯到來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美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他稱呼蓋茨為「老朋友」,並提到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他始終寄希望於美國人民。

「寄希望於美國人民」,布林肯還沒來中國就已經被提前定調了 —— 布林肯來談什麼已經無關緊要,如果中國對美國還抱有什麼希望的話,主要是在民間,布林肯硬要不斷地求着來對話,那就來談。

在15日的記者會上,汪文斌在回答有關記者提出的訪問行程細節時是這麼說的:

「經中美雙方商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6月18日至19日訪華。雙方正就訪問的有關安排保持溝通,我們將及時發佈。」

如果是友好的訪問,即使是對方主動提出的,公開報道時一般也會說對方是「受邀請」。現在說「經中美雙方商定」,從外交詞彙來看就等於明說是美國一再求着來訪問,中方只是照顧美方請求。在6月14日外長秦剛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的新聞時,中方所用的詞彙也是中方「應(美方之)約」,也就等於明說電話會議也是美方主動要求開的。

自貿易戰以來,美國以極限的姿態試出了中國的實力。中國有完整的產業體系,芯片等雖稍弱一些,但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追趕上來。反觀美國,離了中國產品連生活日常也支撐不了。

當年特朗普本以爲可以芯片等優勢逼中國屈服,誰料中國根本不在乎。美國的芯片商看得很明白,中國只要跨過了眼前這道坎,未來這個市場上就沒有美國的地盤了。

典型的例子就是存儲芯片,長江存儲一問世,市面上的固態盤價格即腰斬。如果中國把芯片問題解決了,美國人就等着吃西北風了。

我一直認為,中美之爭的核心,是中國的發展遠超美國的想像,到了挑戰美國世界第一的地位,所以,美國絕不會歡迎中國崛起或復興,它現在策略是盡一切力量削弱中國,無論是陽謀還是陰謀。

三十多年前,鄧小平提出的韜光養晦,是符合當時兩國的實力和處境的,美國壓根看不上中國,何不好好享受來中國廉價質高的產品。

但到了今天,中國已強大得舉世婦孺皆知,美國現在的目標是把中國打到像崩潰的蘇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近日,香港的財經界有一道聲音,就是台海已到臨界點,由於戰爭的風險極高,海外投資者不再投資香港或內地,故中國應當承諾放棄武統,來換取海外資本的信任,為東亞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

這種想法,既低估美國人的智商,也在低估中國人的智商。

台海只是美國壓制中國的一張牌,是美國人打壓中國的一個藉口而已。中國如果承諾放棄武統,美國一定得寸進尺,馬上會出新的牌,如西藏、新疆。中國如先對美讓步,美國絕對不會歡迎中國「回到世界大家庭」,而是立馬糾集盟友們把中國切成八塊。

事實上,中國唯一令美國安心的方法,就是四分五裂,或自我設限,永遠只生產廉價產品,用中國人健康、生活質素、環境等,支持美國人優質的生活。

在美國已不可能放棄遏制中國的情況下,中國如果退了,美國只會變本加厲。

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國無路可退,也無捷徑可走,即使以前不想爭霸,現在也只能和美國一決雌雄,否則,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幷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