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環境勿忘初心 文:黃頴灝

大家已習慣5角的膠袋稅,棄置係香港堆填區的膠紙每年差不多40億個,膠袋百年都不分解,污染下幾代人的生活環境。正當我們的立法會審議膠袋稅調高至一元或二元時,議員頓時分成兩派陣營,當中更有意見認為調整費用增加市民負擔,但大家都誤會了63年,這是塑膠袋的故事,於1959年瑞典工程師圖林(Sten Gustaf Thulin)發明了第一個現代塑膠袋,當時人們大量使用紙袋,所以他製作出這種堅固耐用、輕盈、低成本的袋子,希望我們能不斷重複使用塑膠袋,同時能解決紙袋不耐用導致的環境問題。圖林的兒子勞爾(Raoul Thulin)表示:「對父親來說,人們把塑膠袋當作一次性產品,是很奇怪的事情。」。勞爾也提到,現在人們提倡的買東西自備環保袋,父親早就做了,「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塑膠袋,摺好放在口袋裡,早在1970、1980年代,他就在做現在人們現在所提倡的『購物不要索取提袋』。」

每次我們用一個即棄膠袋時都要停一停諗一諗,以環境同客觀數據去對待一次性塑膠的使用及垃圾處理,我地係為眼前一時的方便或一或二元外,還是為下幾代人的生存環境著想?

政府需要顯示管治意志

環保署上週在立法會回答質詢時指出,內部研究如調升稅金至一元則能減廢四分一,調升至二元則是減廢四成,因此主張二元派的議員認為政府就應該去到盡減廢,更要訂下政策目標,當局則回答對稅金調整的幅度持開放態度,反而把決定權交由立法會決定。筆者則認為法案的決定權不在立法會而在行政當局,立法會只是審議當局議案。因此,政府需要在法案草議時表現出管治意志,決定最終稅金金額,而且要設定政策目標及後續調整方案,這方案要說服二元和一元派議員,例如減廢效果不彰時是否設定檢討時間表(如十二個月)及作出適當的調整,例如把稅金調到二元或更高。

把握數字經濟把膠袋稅要上繳庫房

最後政府需要把膠袋稅金收回庫房,現在膠袋稅金是商戶收取而不需要上邀庫房的,筆者跟公眾及不少立法會議員的想法相同,作為可持續發展委員都曾就此向署方提出過疑問為何稅金沒有上邀庫房,當局解說以萬計的商戶當中大部份是中小企,他們多以現金支付,因此行政成本高,當局在立法會更回答每年估計有約十六億元的膠袋稅沒有進入庫房而流入商戶,變相政府立例幫了商界增添了一個收費名目。筆者認為當局可以把握今次機會推行智能城市及數字經濟,資助中小企安裝數碼收費設備及相應的膠袋稅結算系統,每年十六億元的膠袋稅全完足以津貼全港的零售商鋪,這樣商戶除更能快捷地上報膠袋稅外,當局更可以把握到數據資訊幫助將來的政策制定,及幫助香港商界整體提升數碼支付系統,最後更可以把膠袋稅花在更有用的地方例如環保教育及支援回收等,而不是益了商戶。

文:黃頴灝

民主思路理事 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