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社會的政治論調 文:筆緣

我們的每一天的生活會因應政府的政策而改變,因此社會的民生是受政治影響。政治雖然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當權者卻往往把政治知識壟斷起來。過往幾十年為了一時的社會穩定,政府和學界一直呼籲年青人不談政治,使整體港人連基本的是非曲直也分不清、連帶國家認同感和愛國情懷的清失,缺乏對政治的基礎認知就容易被煽動,可見去政治化根本就是本未倒置、迷惑衆生的言詞。

人們把「政」字套用於國家層次而高深化了,其實政治只不過是「國家社會管理」以及「利益平衡再分配」,基本上只要出現分工合作的需要,便會出現管理和分配的問題,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是這個意思。以文字解釋「政」就是行為之規範制定,亦即所謂「正之以文」。「文」本來是具提示及相傳作用的符號圖畫,後來發展為「教化」含意。「治」就是引導,後來引申為管理,配成學說便是某一專科類的知識。西方的 police, policy, polite, politican等字眼中都具 poli(polis),而這些字都与規則有關relate to rules~規則就是限制行為。

規則的設立是基於群體本身缺乏秩序,行為無所依據隨欲而行,若社會行為無所規限,老弱的安全與財物無所保障。原始政治之目的就是為了整合團結群體之力量並減少內耗,以法規規範某些個人行為,從而使整體社會利益極大化,再透過內部博弈把利益進行絕大部分民眾同意的再分配,由於團結和組織帶來的力量巨大,軍隊、治安、公共事業、救濟、教育、醫療等項目能帶給人民更大的利益和保障,人民為了更大的利益而服從當權者的社會契約由此而生。

公民提出訴求大都是因為他们覺得利益被剝削

在2019年的顏色革命中,由於民眾缺乏對政治的基礎認知,很容易被利益和意識形態所惑,錯把由西方定義的「民主、自由」奉為凌駕於自身利益的信仰,把自己對權力要求神聖化,當政府未能犧牲國家和社會利益滿足這撮人的訴求時,他們就認為自己的利益被剝削,不惜用上損害他人利益的手段進行暴力索取,無視原訂的社會契約,甚至要求外部勢力干預國家內政以求一己私慾,這正是民眾缺乏政治認知的惡果。

為了維持社會契約的有效運作和權威性,我們必須懲戒破壞規則的份子,另一方面與其「斬腳趾避沙蟲」繼續奉行「政治愚民」,躺平坐等下一次的敵國煽動,倒不如教育民眾真正的政治,讓他們知道自己真正的利益和權利所在,為他們打上一劑「政治疫苗」。

文:筆緣

為口奔馳的無神論者,立願發揚好文化。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