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在抗疫路上的德性 文:寒柏

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各行各業大受打擊,小市民受盡折磨。但一場疫情,亦讓人看到某些港人之嘴臉;筆者實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 很多港人一直希望盡快與內地「通關」,但港府抗疫不力,政策漏洞百出,又死不肯在防疫措施上與內地接軌,關口檢疫隔離諸多豁免,「安心出行」沒有追蹤功能,又不肯落實「強制全民檢測」,試問又如何與內地「通關」?

● 期望「通關」的港人,就算要破口大罵,也應該先罵香港政府及那些不肯合作的香港刁民。但兩年多以來,某些人發現罵不動港府,便立刻「調轉槍頭」。明明是自己沒有能力達標,卻反過來怪責內地的標準太高,甚至乎不斷質疑內地「動態清零」之政策。有人更顛倒是非黑白,訛稱香港的防疫措施做得很好,還反過來批評內地另有政治考慮。兩年多以來,某些「愛國愛港」的人為了回內地,居然對內地政府越罵越起勁!

● 坊間有不少人為了推進香港與內地「通關」,還建議內地尋找「共存」及「動態清零」之外的「第3條路徑」。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傳說中之香港慣例「投降輸一半」?港府「清零」做一半,「共存」又做一半,不就是「第3條路徑」嗎?香港抗疫全盤失敗,但兩年多以來「清零」之社會成本卻付足,恐怕全球僅有此例。另一方面,香港第5波疫情至今已死了近9,000人,死亡率更是世界第一。這「第3條路徑」之成本最高,但效果卻最差;我們還有顏面向國家作出推介?

● 兩年多以來,內地防疫成功,使某些為了「通關」而胡亂批評「通態清零」的人老大不是味兒。近日,上海因爆發疫情而需要「封城」,有人立時表現得「如獲至寶」,並打賭內地即將要在防疫路上「轉軚」。某些人更在內地之抗疫關鍵時刻「落井下石」,其批評內地防疫政策之凶狠程度,猶勝當年的泛民媒體。

港商及外資為了龐大的財金及商業利益,當然想盡快與內地「通關」;反正就算內地「爆疫」,這社會成本亦非他們要付。哪管內地有多少人染疫、有多少人無辜犧牲,所有商人也不會少一塊錢。

此外,大部分港人都與內地有很多交集,大家也希望可盡快與內地「通關」,這是絕對可以諒解的。但我們豈能妄顧14億人之性命、健康及安全?

內地實施之「動態清零」政策,一定程度上違反了「個人私利觀」,肯定是阻力重重。但為什麼國家要堅持至今?就是因為要貫徹「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之理念;為的就是要盡最大能力保護我們一般老百姓之周全。西方國家可以反對「清零」,環球資本可以反對「清零」,因防疫不力而「落馬」的官員可以反對「清零」,但我們這些無權無勢的星斗市民,特別是「愛國愛港」的人,是最不應該反對國家實行「動態清零」的。

其實內地何時會調整防疫政策,何時會「復常」,何時會「通關」,中央自然會有部署,我們實不必廢神。

最後,大家既然希望盡快可以「免檢」回到內地,何不先瞭解清楚內地公共衛生安全之相關法規?如果有人在網上傳閱未經證實之疫情消息並造成混亂,或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對內地防疫政策作出某些有可能失實或誤導之指控,又會否誤墮內地法網呢?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