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宜與內地建立穩定血液供應機制 文:朱家健

近日,因應血庫存量跌至極低,香港紅十字會作出呼籲,市民可以前往捐血中心捐血。過去,因應寒冷天氣或風雨季,長假期後等因素,市民的捐血意慾未必太踴躍,加上欲捐血的市民近日或因感染新冠病毒或流感而未能捐血,血庫存量下降,由過去每日收集約650包全血,降至每日收集到只約400包全血;然而,每天醫院在進行大小手術、孕婦剖腹分娩時,均需要耗用各種血型的血液、已被分隔的血小板、血漿等血液製品,如果血液存量持續減少,或需要讓部分非緊急手術延後進行,變相是浪費了手術室、醫療人員隊伍等醫療資源。

香港的捐血屬無償自願血液收集,捐血活動通常在數個固定捐血站、流動捐血車、或紅十字會和學校、屋苑、商場、商廈等合作進行臨時捐血活動等進行。隨著香港人口老化,捐血人次相應減少,醫院所需要血液製品的機會也增加,香港需要向年輕一代灌輸無償捐血意識和重要性。

過去兩年,數十萬香港人因疫情等理由相繼離開香港,移居內地和海外,常住人口減少,但鑑於香港的醫療服務質素較高,非常住人口在需要接受非緊急手術時,或傾向回到香港進行手術,也增加了香港醫療體系對血液和血液製品的持續較高需求。

鑑於血液有儲存期,而運輸血液也需有保質期,如果香港自身收集的血液供應量不高,可以向鄰近城市「內求」。去年年底,香港已迎來首宗來自內地器官移植手術的個案,但當然需要天時、天地、人和、病人輪候位置、器官血型和大小、來自遺體器官的取出時間等因素的配合,這也意味著香港特區和內地城市在包括血液等器官運送的潛在持續合作和運作機制,而負責把用作移植器官護送到準備進行手術醫院的香港特區紀律部隊和醫療團隊也發揮應有的職能。

過去,內地在運送疫苗的技術和設備,也讓全球見證中國的醫療用品冷凍鏈運輸技術超卓,加上深圳、珠海的陸路甚至透過鐵路,到達香港位於北區的各所醫院的運送時間可以縮短至只一個半小時,在有效控制溫度、消毒、真空等運送條件下,其實在香港特區長期缺少血液和血液製品時,從內地把血液和血液製品送到香港也是具備條件的,如果日後有機會實施,讓香港的相關血液供應或將趨向更穩定。

現時,雖然香港是無償捐血制度,在香港處理血液製品,在包裝、儲存、消毒、化驗、把血小板和血漿分離等程序,其實是具成本的,醫院是需要繳付費用的;雖然在內地,獻血是普遍有償的,但如果能確保所使用血液是安全、可靠、來源屬自願和合法、符合醫療使用最高標準等,在解決衛生部門、兩地海關的血液進口和法律規定條件下,與內地建立穩定血液供應機制是可行的,更能夠讓香港特區用作醫療用途血液供應更有穩定的保證。

文:朱家健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