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區堆模式解困及長遠策略 文:黃頴灝

作為可持續發展委員,筆者近日留意到坊間有聲音反對擴建並要移走打鼓嶺堆填區,這是典型 「not in my backyard」 都市廢物管理的持份者爭論,筆者長期研究香港都市的固體廢物問題,所以認為倡議者可能需要考慮多幾項社會因素及問題成因,這樣才能替當區甚至全港找出一個解困的答案。

首先,筆者明白堆填區是對附近居民造成困擾,而且廢物在運輸途中會造成二次污染,但是我們要理解香港不可能沒有這個堆填區,在沒有垃圾焚化設施的香港,每日平均超過11,000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只能送往堆填區去處理。沒有人想自己的社區附近有堆填設拖,那麼難道垃圾要堆在沒人居住的郊野公園嗎?因此筆者認為提出意見時必須要有更周詳的考量。

筆者認為問題的原因是香港長年沒有廢物徵費和適當的焚化設施,都市固體廢物問題不可能在數年內解決,需以長期可持續性發展策略來解決。我們應參考外國在政策及基建的設計去作長遠的部署,例如垃圾徵費盡快上馬以促進居民源頭分類減廢,提升回收配套及廢物處理基礎建設如提高垃圾轉運站內的垃圾機械分類,而最後端的處理是盡量以高科技焚化技術取代不可持續的堆填方法,這才是長遠為當區居民及全香港解困的方法。

近年高科技的焚化技術如流化床等都廣泛被應用在世界不同地方,以日本為例的垃圾處理都是以焚化為主,他們焚化後所產生的廢物只剩下原本的5%,而這些都是可被重用的重金屬,其主要原因是焚化爈的進料都是可燃燒的廢物,而且廢物轉制能源值非常高,這有賴於日本政府推行嚴格的垃圾源頭分類措施。日本市民必須要把垃圾自行分類後才可送到垃圾處理收集點,如果分類不好,垃圾收集人員可以把未分類的垃圾退回給你,因此日本的焚化爐是可以運作得非常有效益。相反香港雖然已通過垃圾徵費議案但社會仍未有污者自付相關的習慣,因此大部份市民未有完善的垃圾分類習慣,我們的焚化爐現階段就算有焚化爐都未能像日本焚化爐這樣運作得有效率,可見香港廢物管埋的道路要依賴多項因素,市民和政府配合才能成事。

現時三個運作中的堆填區只有稔灣和打鼓嶺接收家居垃圾,將軍澳堆填區只是接收建築廢料。家居垃圾在運輸途中所產生的臭味及二次污染嚴重影響到當區居民,現時香港整體的家居垃圾只會送去打稔灣和打鼓嶺堆填區,家居垃圾主要有市民平日所產生的垃圾。根據環保署每年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家居垃圾有約30%為廚餘,這是容易腐爛的廢物而且會產生惡嗅,這些溴味問題是十分難去解決。自從早年將軍澳停止接收家居廢物後,當局所收的投訴大幅減少,對臭味的投訴幾乎減至零,雖然當局不時都會接到關於建築廢物生沙塵等的投訴,但有關當局可以多清洗路面幫助解決問題,家居垃圾因為廚餘所以不使用清洗路面的方法就可以解決,而且氣味擴散後也很難集中處理。因此最可行的解困方法是考慮參考將軍澳堆填區模式去取代新界北打鼓嶺堆填區模式。因此筆者建議新界北打鼓嶺堆填區只接收建築廢料而逐步減少接收家居廢物,長遠更希望減至近乎零家居垃圾以減少對當區居民的影響,因為稔灣堆填區離本港民居及深圳對岸民居都相對比打鼓嶺堆填區遠而所造成的困擾也相對較細,這是在充份考量及權衡下的其中一個解困方法,而這個方案則可以回應當區居民的訴求,而且又不會影響到香港整體廢物處理的藍圖,這方案應該是切實可行。當然長遠來說我們的目標是消除堆填區並以較可持續的方式去處理我們的廢物,但要實踐長遠減廢及相應的基礎設施是有賴政府及全港市民的良性互動及理解實踐,因為在所面對的情況是長年積累下來的困局,而解決問題是需要決心和耐力,筆者希望來年的政府及立法會議員能更加有完善方案,廣納善言及接受務實可行建議,為改善香港人的居住環境及特區政府更有效施政等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黃頴灝

民主思路理事 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