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在港是弱勢語言的成因 文:陳凱文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從內地網紅訪港期間,因說普通話而遭遇不公,談到普通話至今在港仍屬弱勢語言。所謂弱勢語言是一個語言社會學概念,除了指當地人甚少以該種語言作為第一語言,或者認識該種語言的人數不多外,還有社會普遍對於該種語言的接受程度,如:學習該種語言的積極性、說該種語言時會否遭受歧視或冷待,乃至是說該種語言的移民本身,刻意地避免或減少自己說該種語言的場景。

以普通話為例,根據香港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5歲或以上人口以普通話作為慣用語言的比例,只有1.9%,遠低於粵語88.9%,而能說普通話的人口比例則是46.7%,低於能說粵語的94.6%之餘,亦低於能說英語的53.2%。另外根據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在2021年的數據,由2016年到21年期間,香港社交媒體因普通話相關話題而觸發的負面情緒,雖有波動但總體平均值在47%,其中以涉及普通話相關的教育議題,觸發網民的觝觸情緒最大。

除了上述數據之外,無論反對派、網民還是部分建制派,大體上都只是承認粵語是香港社會的華人共同語,對於普通話的法定國家通用語言地位,並沒意識甚至排斥。另一方面,或許受到所謂「入鄉隨俗」的傳統思想影響,認為本地華人日常應以粵語交談,並非只有本土出生的華人,部份內地移居香港的華人,即使來港前不諳粵語,亦覺得自己有義務學懂粵語,而不會覺得語言不通時,改以普通話交談。

換言之,普通話在香港之所以成為弱勢語言,既有香港歷史上的轉口港因素,有回歸前港英政府廣播和教育政策的因素,亦有因為所謂「入鄉隨俗」的傳統價值觀,令外來者認同粵語是香港華人社區共同語的因素。問題的關鍵是,港英結束殖民統治已有四份一世紀,何以普通話仍然處於弱勢,甚至遭到排擠呢?歸根究底,歷屆特區政府均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說得直白一點,香港自回歸以來,歷屆特區政府都沒有亦無意將普通話列為法定的官方語言。這裡所指的官方語言,是指香港跟隨國家,以立法形式將普通話列為法定通用語言,包括規定特區各個權力機關以普通話為公務用語,教育機構以普通話為基本教學用語,公私營電台均以普通話為主要音播用語、電視和電影亦要以普通話為主要影藝用語。

上述這些做法,並非只有內地其他地方政府是這樣做,很多國家 (如:法國和日本) 在推廣官方共同語時都是這樣做,港英政府當時為了維持殖民統治,亦會規定英語作為公務用語,政務官須具備英文的書寫與會話能力,並且把高考的英語成績,作為學生能否晉升大學的其中一個必要考核標準。廣播政策方面,港英政府雖不規定電視和電台只能以英語廣播,但是中文頻道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便取消了潮州話與客家話廣播,並規定免費電視台須提供粵語廣播服 務和英語廣播服務。

然而,香港在回歸之後,港英時代為求鞏固英語與粵語語言地位而制定的各項政策,基本上沒有改變,例如:普通話能力至今仍不是政務官的考核條件,公務用語至今依然是粵語與英文,港府只有跟內地官員來港時,官員才會跟對方以普通話為公務用語;中小學以普通話教中文方面,至今仍未全面推行,而且普通話的會話能力,至今仍非晉升本地大學及取得大學學位的必要條件;廣播機構則仍以粵語與英語為必要廣播語言,普通話廣播則沒硬性的廣播時數。

由是觀之,回歸後的港府,不但沒有將普通話定為法定官方語言,在公務、教育和廣播政策上,則選擇繼續沿襲港英時代,令普通話在港一直被視為外語,而非國家的法定共同語。箇中因由,回歸後至修例風波結束前的港府,一直處於政治弱勢,任何推廣普通話的措施,都會招致反對派的反對,但是港府和所謂建制派本身,都似乎都沒有把普通話列為官方語言的意識和意願,才會令普通話至今仍處於語言弱勢的地位。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