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親愛的》背後的拐賣兒童現象 文:文瑜

2014年有幸在北京參與了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首映禮,這部電影給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一部以細緻筆墨描摹現實生活、反映社會問題的影片,其中「拐賣兒童」引發的社會問題,更是在那些有孩子的家庭帶來給多的共鳴。

如今7年過去,12月6日,電影裏面張譯飾演的原型人物孫海洋找到了被拐的兒子孫卓。這也是繼劉德華飾演的《失孤》原型郭剛堂找到孩子後,又一部電影原型找到被拐孩子。這幾天「拐賣兒童」話題再次進入視野,毫無疑問這是多方利好的事,它讓一個破碎的家庭,看到了縫合的希望,也讓兒童拐賣這麼有警世價值的議題告訴我們,兒童被拐幾乎是改變一個家庭生命軌跡的大事件,而整個社會將為這種人倫悲劇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價。

在中國早些年除了像孫海洋、郭剛的這樣的失孤家庭,還有很多類似家庭孩子被拐賣的情況,屢不見鮮。在80、90後很多人的童年裏,身邊多少有幾個被拐賣的故事。

好像我小時候,農村重男輕女思想非常嚴重,一家人如果沒有兒子,會被村子裏歧視,地位非常低。只生女兒的家庭,會想法設法要個兒子,甚至有的家庭還給自己的孩子取名「招娣」(諧音招弟),直至生出兒子來。如果最後還是沒有生出兒子或者不能生養,一般都會放出風,想收養個孩子。這時,會有中介人上門,來談條件。 這樣的家庭買來孩子後,對孩子會很好,甚至比親生的女兒都強,就是為了所謂的「傳香火」,方便「養兒防老」、也能在村子裏能抬起頭來。無論如何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買方家庭,才有了人販子的市場。

當然拐賣兒童後面被揭發越來越多,隨着現在互聯網的進步,輿論的發酵和傳播,讓很多以前不為人知的事,逐漸被大家關注,才得以幫助到一些失孤家庭。早年電影《親愛的》裏面的故事橋段,韓德忠那樣的人組織的失孤家庭,大家一起互幫互助找自己被拐的孩子,而人海茫茫,人力又有限,成功概率非常低。

互聯網讓「失子復得」更容易
過去一些買方父母以為,跨省拐騙或者領養一個小孩過來,應該永遠都不會被發現。沒想到21世紀互聯網的發展,大大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景象。現在,父母能找回孩子,或者孩子能找回親生父母的幾率比以前高多了,所以才有了孫海洋這樣的「失子復得」,無疑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至於「買」了孩子後,要給孩子在當地「落戶」,這樣法律上才算得上是自己的孩子。但巧的是都能上戶成功,也令輿論質疑是否存在公職人員瀆職問題。隨隨便便就這麼輕鬆給「落戶」了、一些家庭無端端冒出一個孩子來,都不確認一下孩子來源嗎?如果我們的公職人員能做事負責一點,那是否可以降低一些孩子買賣問題呢?

國家法律明文規定,買賣人口是犯罪行為,應該受到相應的制裁,才能防止類似的悲劇出現。當然,整個拐賣孩子市場的根源,還是要改變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和提高經濟生活水平、防止有「養兒防老」想法,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拐賣兒童」的悲劇再次發生。

文:文瑜

學研社成員 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