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香港創科之路(五) 文:寒柏

承接上文《談香港創科之路 (四)》,過去20多年來,絕大部分人在香港搞「新經濟」,最終都是失敗收場。我們不能只歸究「創業艱難」,而是這失敗的機率,確實惹人懷疑,香港真的有孕育「新經濟」的土壤嗎?

香港商界裏,專注「炒樓」及「炒股」的一班,或只守住收租物業的富二、三代,皆可以每年賺得「盤滿缽滿」,大搞「新經濟」的卻難免要損手爛腳。筆者身邊的朋友裏,只要從事地產、金融及銀行的人,即使是平庸懶惰之輩都可以連年加薪及獲取可觀的花紅。就算表現欠佳的一群,仍可以大搖大擺的「跳槽」,即使在疫情期間,香港金融及地產界都是「有工無人做」。反之,從事「新經濟」產業的朋友,無論是創業還是「打工」,至今仍然是荊棘滿途。

或許會有人認為,較有財力的港商不思進取,只專注「炒樓」,有理想的青年才俊則財力不足,有志難伸。歸根究柢,還是仍為香港大財團及政府過分保守及完全沒有遠見,最終錯過了當年內地新經濟市場的大好機遇。

事實上,香港仍不乏有財力又有理想的人。20多年前,「肥佬黎」亦曾試過創辦「蘋果速銷」,但最終卻是失敗收場。反之,馬雲於內地的「淘寶網」才真正「跑出」。

為何當年的「蘋果速銷」會倒下呢?一個生意模式的得失成敗有着不少因素。有人認為,當年「蘋果速銷」來勢洶洶,以減價速銷及不少「噱頭」成功吸引大眾眼球,還有當年非常暢銷的《蘋果日報》作為宣傳渠道,曾一度對傳統的連鎖超級市場及零售商構成威脅。因此,連鎖超級市場及零售商亦「群起而攻之」,讓「蘋果速銷」無法支撐下去。當年,各大超級市場都不僅「跟風」大搞「網購」及「送貨」,更以大規模的「減價戰」打敗「蘋果速銷」。眾所周知,連鎖超級市場背後都有大財團支撐,當競爭局面成為「鬥燒錢」的情況,「肥佬黎」當然非輸不可。

另一方面,亦有人指出,當年「肥佬黎」也明顯「計錯數」。當時,《蘋果日報》有車隊「派報紙」,不僅派給各大小報攤、書店、超市及便利店等等,還每天把報紙送到一大班忠實讀者的家門口。按當年「肥佬黎」的思路,便是想仗着「派報紙」的「物流系統」及經驗,搞起「蘋果速銷」。

可是,以原有的車隊「派報紙」容易,附加幾瓶牛奶或汽水也勉強可以做得到,但卻無法兼容「網購」。報紙及汽水等等都是體積統一的產品,在上貨、卸貨及派貨時都可以較簡單,但「網購」涉及各種不同的產品,大小重量不同,那些貨品先上貨車?那些貨品要集在一起?先做那一張訂單?要用多少輛車?怎樣安排車隊?這都牽涉非常複雜的計算。「超級市場」的「物流系統」,肯定會比「派報紙」複雜得多,艱難得多,成本也貴得多。當時香港的「網購」市場本來就不大,如要建立起比較有意義的「物流系統」,怎樣計也是要蝕本的。

反之,內地過去20年的急速城市化及交通網絡日益完善,一整個內地的大市場,卻造就了「淘寶網」。在「淘寶網」面前,當年「肥佬黎」的「蘋果速銷」立刻成為笑話。

有朋友曾作出總結,港人的創業模式,很多都是先在香港取得成功後再北上發展。今後港人如要創業或大搞「新經濟」的話,「先紮根香港」的舊想法未必可取,港商應該一開始就要集中火力發展內地市場,甚至乎可以完全忽略規模太小的香港市場。

在理論層面來說,這絕對是正確的想法。但在實際的情況來說,港人又憑甚麼可以「飛象過河」呢?

或許內地及香港皆有人才,兩地都有很創新的想法,有不同的好點子,但生產線在內地、物流在內地、廉價勞工在內地、大市場在內地、顧客都在內地,港人憑甚麼可以脫穎而出呢?除非港人掌握了某些核心而帶有壟斷的技術,或早已建立起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否則又憑甚麼可以在內地市場「分一杯羹」?如果港人只有單純的好點子,只要十天半月,便會給人抄下來了,還怎樣跟人競爭呢?

總的來說,以現在香港的經濟基本面,暫時來說亦很難在「新經濟」產業上取得甚麼進展。當然,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或許尚可以藉自身較獨特的國際定位,為國家多找幾個科研團隊,或引入一些新技術,並在創科及研究上取得一些成就,但這空間也似乎正在縮小。而且,雖然科研本身對國家有建樹及貢獻,但如果不能把之化為新產業,則只能算是一門「燒錢」的項目。如此一來,香港自身又怎樣做才能「開源」呢?

香港經濟的活力正被不同形式的「保護主義」大幅削弱。成本高企、產業單一,都有其客觀的經濟因素所使然,不能只歸究於大財團太保守,或小市民沒有遠見。

如果底層的經濟基礎元素沒有變革,亦不可能出新產業。「小修小補」的新政策或許可以保障短期的平穩過渡,但卻無法為香港注入「新活力」。莫說是「新經濟」產業,即使是地產及金融以外的所有傳統行業,在香港亦已日漸式微。

最後,只有在土地及房屋、外勞及人才輸入政策等作出大刀濶斧的改革,並以「開放方針」代替「保護政策」,香港才會有出路。(完)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96471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