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鬧」功課多? 文:鄧家豪

立法會於11月4日召開教育事務委員會,議員質疑本港學校功課量多,學生還要應付默書、測驗和考試,認為學生難以愉快學習,質疑並非良好教育。

「愉快」是什麼?

筆者相信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莘莘學子可以愉快學習,因為「愉快」其實是非常強大的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根據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自我(ego)追求愉悅而避免痛苦。可見學習如果是快樂的,學生就自然有動力去學習。

既然「愉快」的力量如此強大,何不好好利用?因為說穿了,「愉快」是直觀的個人心理感受,如何才能感到「愉快」因人而異。一個人感到愉悅,歷經複雜的心理過程,影響因素包括其性格、經歷、個人喜好及身心狀態等,感到「愉悅」與否視乎一個人如何看待不同事物。若有學生表示要沒有功課才能愉快學習,是否要取消所有功課?

功課與Happy School

功課其實不過是一種學習工具,令學生能複習所學。誠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所言,「功課的目的在於協助小朋友學習,但不少小朋友的痛苦是源自於對一百分或不能出錯的追求」。而上述的「一百分追求」,有可能屬於家長或老師,繼而影響學生看待功課乃至學習的態度。「功課本無罪」,若一葉蔽目,總把一些外部條件或制度視為問題的全部因由,再多的「改革」都終將緣木求魚,不利學生未來發展。功課、測驗和考試為學生帶來壓力,是社會各界持續討論的問題,近幾年非常流行的Happy School(「愉快型」學校)就因此而興。

教育局局長 蔡若蓮
教育局局長 蔡若蓮

部分家長欣賞Happy School的教學安排,認為該模式契合子女特質和未來發展所需,那當然是上佳之選。相反,若為了「愉快」而入讀Happy School,筆者實在不敢苟同。今天,為了「愉快」而入讀Happy School,若在Happy School也不愉快,又該如何?遇上問題,產生負面情緒,傾向歸咎客觀事物,訴諸改變外在環境,這種凡事「外求」的處事手法不過是飲鴆止渴。要學生「愉快」學習乃至愉快成長和生活,重點是培養他們擁有一顆能駕馭壓力,柔韌而強大的心臟。

回歸「育人」

筆者小時就讀石硤尾一間功課與測驗頗多的英文小學,當年除了默書,還有「默測」(範圍包含多課內容)。筆者與舊同學每每聊起小學的「痛苦」,都圍繞家人如何着緊成績,因為分數低而苛責懲罰,而不是埋怨「功課多」(有時多達約二十樣)。

「多功課」不過是「不愉快」的導火索,師長如何幫學生運用功課,如何看待學生成績,如何教導學生處理壓力,如何在學生的實質需要與「愉快輕鬆」取得平衡,以至師長自己如何看待他人目光與評價,是一門學位,是「育人」的過程,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痛」能一蹴而就。

常言「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總不免要練就「境隨心轉」,那樣遇事縱未能心無罣礙,也不至於離真正的幸福越來越遠。師長示範「改變外部條件」滿足心理需要,隨時加深學生長大成人後面對「重重困難」的痛苦,試問誰可以活一個「萬事如意」的人生?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