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俊用錯了提意見的方法 文:文 武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昨(25日)在特首答問會批評政府高調、高壓執法,施政「親小紅書、遠香港人」,要求政府緩和「法家治港」、嚴刑峻法的氛圍,增加退稅寬免以紓緩民怨。特首李家超回應時指出,謝偉俊的用詞危險,令人聯想到2019年「黑暴」時「軟對抗」和反動力量所用的形容詞,認為在「愛國者治港」下宣揚負面和不符事實的信息,是危險和不應該。

謝偉俊和特首之間的這一段對話,確實是在落實了「愛國者治港」之後,罕見的場面,亦因此而引起社會的注意,一些人更將事件說成是特首及特區政府不能接納不同意見的佐證,加以發揮和擴大。筆者認為,謝偉俊之失,並非在於向特首及特區政府提出意見及批評,而是用錯的方法,以誇大事實,嘩眾取寵的方式挑撥矛盾,而這正是過去反中亂港勢力慣用的手法,對社會的危害性極大,難怪特首會由此聯想到2019年「黑暴」和「軟對抗」問題,謝偉俊也須引以為戒。

近一段時期,社會上愛引用「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古訓,希望特區政府能有容納不同意見的胸襟和氣度。這句話源自《詩經.大序》,全文是「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意思是提意見的人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說的缺點也可以引以為戒。

中國的這句古訓既是經驗的總結,也是智慧的表現,不論是治國理政,還是治理一個城市,管理一家企業或機構,都能從中得到啟迪,獲得益處。香港特區的治理當然也如是,廣開言路,虛心聽取社會各界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也包括各種批評,從來都對政府提高施政水平,強化社會治理,有很大的好處,不論特首還是特區政府都應有此胸襟和氣度。

不過,也不能將這一句話擴大至所有的情境,尤其是香港在經歷過反中亂港勢力大舉泛政治化的操作之後,香港有不少從政者,似乎已經分不清甚麼是出於善意的提意見、建議和批評,甚麼是以提意見作為偽裝,實際上卻是另有用心的政治操作。

誇大事實,甚至以虛構、編造的假信息,以嘩眾取寵的言語和方式,吸引媒體和公眾的注意,進一步放大社會效應,產生轟動效果,更以此向政府施壓,以達至特殊的政治效果。這是許多西方國家常見的政治手段,在香港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之前,也是反中亂港政客慣用的手法。

這類手法,與其說是要以提意見或批評,促進政府施政,造福社會,倒不如說是用這種手段,阻礙施政,損害民生福祉,不論用了甚麼樣的偽裝,也不論擺出多好大道理,都不能將其視為善意的提意見。對此,為政者不但不能視而不見地「包容」、忍耐,而且還須採取必要的措施防範杜絕,才是負責任的人做法。對於這一類的偽裝成提意見的政治手段,「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古訓並不適用。

謝偉俊對政府提出的批評和意見,或許是出於他對香港目前經濟狀況的一些焦慮,但卻用錯了方式,以過往反中亂港勢力慣用的手法,誇大了及歪曲了事實,所產生的客觀效果,就是令社會矛盾被挑起,如果不及時採取果斷措施,任由其發酵放大,後果會十分嚴重,身為議員不可不察。

愛國者治港的新時代,立法會議員須有大局觀,切不可因一己之私,一時之利,作出有損大局之舉。更須吸取過往教訓,切不可復製、照抄過去反中亂港分子慣用的手法,以挑撥和激化社會矛盾的方式,達至提意見的目的。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